个人信用体系
搜索文档
无现金时代有风险?为什么在欧美发达国家,不流行用移动支付?
搜狐财经· 2025-10-22 12:56
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现状 - 中国已进入"无现金时代",微信和支付宝两大移动支付平台的活跃用户覆盖全国超过八成人口 [1] - 移动支付已深度渗透日常生活,除去部分老人和孩子,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次数高达三至五次 [1] 移动支付在欧美发达国家未流行的原因 - 消费习惯差异:欧美信用卡支付体系发展数十年且深入人心,银行提供商户折扣、积分累计等优惠政策,频繁使用信用卡有助于提升个人信用等级以满足超前消费需求 [4] - 隐私观念差异:欧美居民普遍注重个人隐私保护,倾向于使用信用卡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支付平台 [6] - 信任度差异:欧美消费者对将银行账户绑定第三方支付软件持谨慎态度,认为存在潜在资金安全风险,更信赖传统银行体系 [8] - 网络覆盖差异:欧美发达国家网络覆盖范围相对有限,偏远地区覆盖不足,限制了移动支付推广,而中国城乡网络建设成就显著 [9]
个人破产制度不能让投机者钻空子
南方都市报· 2025-05-11 23:00
个人破产制度案例 - 深圳中院受理全国首例个人破产案件 退休夫妻月收入1 2万元却申报1 2亿元债务 [1] - 同期另一起案例显示申请人周某月薪4784元但申报债务达2544万元 [1] - 案件引发公众关注点在于申请人收入与债务规模严重不匹配 [1] 个人破产制度功能 - 制度核心是对无力偿债自然人进行债务豁免 允许部分债务和利息免除 [1] - 主要救助对象包括因自然灾害 创业失败等非主观恶意负债群体 [2] - 通过债务重组保障债务人基本生存权 避免家庭悲剧发生 [2] 制度潜在风险 - 信用体系不完善可能导致恶意逃债 存在财产转移的道德风险 [3] - 职业背债人可能利用制度漏洞 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后申请破产 [3] - 需防范法定代表人替实际控制人背债后申请破产的洗白行为 [3] 制度优化方向 - 需建立大数据信用体系 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化 [4] - 应严格审查申请人及关联方资产状况 负债原因 [4] - 必须设立债权人意见征询程序 限制破产人高消费行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