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产
icon
搜索文档
同仁堂: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1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章 程 二零二五年六月修订 目 录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章 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公司、股东、职工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 织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 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 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 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和其 他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系依照 《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关 于同意设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以募集方式设立;在北京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第三条 公司于 1997 年 5 月 26 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首次 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5,000 万股,由境内投资人以人民币认购,于 第四条 公司注册名称: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英文全称 ...
盘龙药业:盘龙七片优势稳固,配方颗粒或推动第二增长曲线-20250611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25-06-11 17: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风湿骨科类中药龙头企业,业务涵盖中成药、中药饮片、医药商业、大健康产品等板块,拥有强大产品阵容 [1] - 主导产品盘龙七片竞争优势突出,已构建起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壁垒,在风湿骨病治疗领域形成独特的临床价值优势 [2] - 配方颗粒或推动第二增长曲线,瞄准基层医疗市场的扩容趋势,2024 年该业务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 [3] - 公司净利润增长和盈利质量稳健,2020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1.0%,盈利质量和销售端风险管控良好 [3][7] - 公司通过创新研发驱动产品迭代,智能制造筑基效能升级,聚焦高端新药研发,新建现代化生产线并导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7] - 国家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和医保端均有积极举措,提振中成药、饮片及院内制剂需求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简介: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前身为陕西盘龙制药有限公司,2017 年上市,是现代高新技术企业,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构建产品矩阵,拥有 4 个独家品种,2023 年发布定增计划用于两个项目,有助于实现产业链深耕和布局高端制剂领域 [12][13][14] - 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业务覆盖中药全产业链,形成“中成药为主体,中药饮片/配方颗粒 + 商业配送为两翼”的格局,中成药业务是核心收入来源,2024 年占比 57.0%,毛利率 87.8%;中药饮片业务 2024 年营收同比增长近 300%,占比 9.37%;公司通过多维度布局巩固在风湿骨伤药物市场的领导地位,营销网络覆盖广泛,医药商业板块年复合增长率达 16.58% [22][26][27] - 财务状况:2020 - 2024 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1.0%;盈利能力较为稳定,2024 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步提升;整体费用控制能力稳定,财务费用率呈持续改善态势;盈利质量稳健,账上现金及其等价物超 11.69 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超过 50% [31][36][42] 行业情况 - 中药行业稳健增长:中药行业由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构成完整产业体系,产业链由上游种植与初加工、中游生产制造及下游销售渠道构成;2020 - 2024 年,中成药市场规模从 4374 亿元跃升至 7800 亿元,中药饮片市场规模由 1825 亿元扩大至 2764 亿元,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完成从百亿级向超 600 亿规模的跨越式发展,2024 年达 638.4 亿元 [44][49][55] - 政策鼓励中医药产业发展:2022 - 2025 年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政策强化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导向,医保端新增中成药并对部分品种实施豁免或宽松考核,强化中药在临床端的差异化支付优势 [60][61][63] - 中老年用药需求加速释放,人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从 2027 年开始至 2040 年老龄人口将迅速增多,人口老龄化刺激老年用药增长;消费升级与健康意识提升推动中药下游需求向“品质化、消费化”转型,形成医疗与消费双赛道共振的结构性机会 [65] 增长看点简析 - 盘龙七片竞争优势突出,配方颗粒成为第二增长曲线:盘龙七片是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2024 年 H1 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 8.05%,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达 12.93%;公司积极拓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业务;配方颗粒业务已完成 211 个品种的备案,计划增至 400 个以上,2024 年进入商业化阶段 [67][68][73] - 创新研发驱动产品迭代,智能制造筑基效能升级:公司研发费用和研发费用率逐年攀升,研发人员占比提升,拥有多项有效专利;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双轮驱动,聚焦高端新药研发,加速布局 1 + N 模式的大研发体系;新建现代化生产线并导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4][77][79] - 小结:盘龙七片竞争优势突出,构建起差异化市场竞争壁垒;配方颗粒推动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拥有多项有效专利;创新研发驱动产品迭代,智能制造筑基效能升级 [82][83][86]
“杏苑讲堂”培训平台启动
苏州日报· 2025-06-11 08:32
昨天(6月10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办,西苑医院苏州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承办的 科研联动培训平台"杏苑讲堂"正式启动。该平台将构建中医药产、学、研、用新生态,进一步畅通北 京、苏州中医药领域的创新科研脉络,助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 来,全市中医药系统累计申报课题2267项,立项855项,其中"国自然"项目47项。通过吴门医派验方评 价与转化重点实验室,三个发明项目通过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路演,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作为 生物医药创新高地,苏州还获批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市中医药系统将大力培育临床科 研人才,推动成果转化,让更多"藏在古籍中的方子"转化为"惠及百姓的良方"。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苏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刘玥介绍,"杏苑讲堂"将立足"名家荟 萃、智慧共享"定位,着力打造中医药学术交流的思想高地,计划每月邀请两位在中医药临床专科、学 科建设或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顶尖专家,通过专题授课、案例研讨、跨界对话等形式,传播前沿理念, 激发创新思维。首期讲堂邀请的两位学者分 ...
邢善萍“六一”国际儿童节前看望慰问残疾儿童
陕西日报· 2025-05-31 08:25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 - 省委副书记邢善萍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以仁爱之心关爱残疾儿童,全面落实养育和保障服务政策 [1] - 要求增加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强化早期筛查和干预,健全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助残水平 [2] 医院专科发展 -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在运动康复科为残疾儿童提供运动医疗和生活学习支持,康复教育科专注脑病诊断与治疗 [1] - 医院国际部通过"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和"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 [1] 中医药产业机遇 - 强调抓住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中医药服务带动产品、标准走出去,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 [1] 康复人才建设 - 提出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教融合与产教协作,抓好人才培养和培训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2] 社会支持体系 - 要求优化残疾儿童家庭救助流程,加大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奉献爱心并提供更多关怀帮助 [2]
河北安国:以本草智慧擘画中医药健康产业新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5-28 10:47
药交会概况 - 第二十七届国际药材节暨中国・安国药材医药保健品交流会在河北安国市开幕,主题为"传承创新、品质前行、融合发展、祁创未来",聚焦国际化、全链条、战略性发展定位 [2] - 安国市是"中国中药材之乡",药交会成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纽带 [2] - 药交会传统仪式"药市鸣锣开市"由保定中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茂松执锤,象征药市文化传承 [2] 参展企业与产品展示 - 药交会设立8大展区,覆盖中医药全产业链,吸引众多专家学者和媒体关注 [3] - 金木集团展台位于核心区域,展示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精品国药、中药饮片及海外明星产品 [3] - 药食同源产品结合天然草本与创新技术,中药饮片包括九制黄精、黄芪饮片等,精品国药涵盖冠心静、复方丹参含片等经典名方 [3] - 海外版块展示韩国益生菌、新加坡肌肤宁大枫子油等全球新本草科研转化成果 [3] - 保定中药"熊喵宝呗"IP成为人气焦点,产品包括泻白糖浆、止泻保童颗粒等儿童中药 [4] 公司战略与行业动态 - 金木集团董事长钮立卫强调公司深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动中药材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4] - 河北省中药材与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研讨会提出推动产业从传统资源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6] - 学术交流活动聚焦中药材政策、标准制定,认可金木集团在中药饮片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6] - 植物多糖学术交流活动探讨铁皮石斛胚芽人参粉等创新健康产品的开发 [6] 区域产业发展 - 安国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15万亩,以"八大祁药"为核心发展道地药材产业 [7] - 安国市通过标准化种植、科技赋能、品牌提升构建全产业链,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7] - 金木集团作为本土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药交会,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 [7]
满满诚意带来“双向奔赴”——广药白云山项目落地陇西见闻
新浪财经· 2025-05-12 09:32
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 - 广药白云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在陇西县投资2亿元建设中药科技产业园 项目落地后迅速投产并实现销售突破 2024年8月体外培育牛黄产品上市即热销 当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1][2] - 陇西县通过"干部包抓 专班跟进 闭环管理"的服务机制 实现招商项目"拿地即开工 竣工即投产" 近三年招引落地总投资284.3亿元的项目158个 已建成138个 [2] - 当地政府提供"一对一"服务和"一站式"证照办理 并联动兰州大学专家破解技术堵点 助力企业将濒危药材替代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 [1] 中医药产业发展 - 陇西县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美誉 但长期面临"有资源无产业"困局 缺乏精深加工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瓶颈 [2] - 广药白云山项目补齐了当地中医药产业集聚化短板 预计2025年企业销售额将跃升至2亿元 [1][2] - 当地政府提供精准政策扶持 近三年争取省 市 县三级科技资金3440.1万元 为不同成长阶段企业定制化护航 [2]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广药白云山成功研发天然牛黄替代品——体外培育牛黄 并实现商业化生产 同时开发黄芪发酵液 西洋参代用茶等特色产品 [1] - 政企协同推动濒危药材替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解决产业技术堵点 [1]
广西东兰县:锚定10亿目标 中草药产业“绿叶”变“金叶”
中国经济网· 2025-05-01 08:03
田地里套种的玉米和山乌龟均长势良好。记者杨秀峰摄 王秀玉高兴地说,"采摘药材每天收入100元,田地有租金,还可以种植水稻,一年能增收1万多元。" 暮春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武篆镇红里村天然中草药种植基地一片片岩黄连正在盛开,犹如黄色花海在风中摇曳,王秀玉等村民正忙着收割,并将种 子挑选出来。 村民忙着采收中草药岩黄连。记者 杨秀峰摄 "岩黄连生长在喀斯特石缝中,过去靠村民采挖,产量低、破坏生态。如今我们通过组培育苗、仿野生种植,亩产从30公斤提升至200公斤,带动全县累计种 植面积超5000亩。"广西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福旺国医堂创始人唐恢天向记者表示:"我们还根据岩黄连的生长周期, 发明了药粮套种模式,每年11月播种岩黄连,来年4月采收后农民开始种植水稻,实现'一地多收'"。 走进红里村,药粮套种、轮种的景象随处可见,稻田里轮种着岩黄连,玉米田中套种着山乌龟,林下复种着草珊瑚。据唐恢天介绍,这些种植模式效益十分 显著。除去粮食作物的收成,每亩岩黄连能产出鲜品500公斤,产值可达2.5万元,且半年就能收获一次;山乌龟每亩鲜品产量高达5000公斤,产值5万元, 三年收获一次; ...
成都发布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港澳台携手蓉城建立联动长效机制
搜狐财经· 2025-04-30 13:42
发布政策支持清单,助力中医药全链条发展;启动中医药出海项目,助力企业拓展新市场;举行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促成企业对接、产品研发……4月29 日,2025年成都中医药产业建圈强链大会正式举行。在会上,成都市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发布,港澳台-成都推进中医药出海项目也在现场宣 布正式启动。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本次会议以"全链融合赋能增效 共建共享提质发展"为主题,旨在打造协同共享的中医药产业圈、生态链,推动成都中医药产 业集群式发展、集成式创新。 ▲活动现场 新版清单覆盖全链条 集合多部门力量 记者了解到,当前成都市共有中医类医疗机构达3394家,规上企业增至126家,建成全国最大的道地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中西部最大的医药集散贸 易中心,全产业链规模突破300亿元。会上,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清单(2.0版)(以下简称"政策清单")和第一批中医药企业供需清单发布。 据介绍,这份政策清单以去年10月所发布的1.0版本为基础,进行了更新与升级,清晰明了地汇总了成都市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的四个特点:覆盖领域全面 广泛,注重全产业链协同联动;聚焦短板靶向攻坚,精准解决企业痛点难点;突出科技核心引领,强化 ...
肉桂类保健食品行业研究:健康需求驱动下的广阔市场展望
头豹研究院· 2025-04-28 2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肉桂类保健食品以肉桂为主要原料,具有多重健康功效 行业原料资源丰富、监管边界清晰、需求持续旺盛 历史规模增长相对平稳,主要受供给新增量有限和消费者认知度待提高影响,价格拉动是主要增长动力 未来,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剧将推动供给增加,消费者需求提升将带动价格上涨,共同促进市场规模扩大和行业持续发展[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肉桂类保健食品是以肉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有多种功效,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5] - 按剂型可分为酒剂、胶囊及片剂等,酒剂常见,利于肉桂活性成分吸收;胶囊无味易吞咽,吸收高效;片剂便于保存运输,稳定性好;其他剂型还有颗粒剂、口服液等,各有特点[6][7][8][9][10] 行业特征 - 原料资源丰富,全球肉桂种植集中于亚洲部分国家,中国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居首,且注重可持续农业,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可靠,利于企业控成本、增竞争力[11][12] - 监管边界清晰,属保健食品范畴,监管要求介于普通食品和药品之间,需遵循特定安全和功能标准,既保护消费者权益,又为企业提供创新空间[13] - 需求持续旺盛,肉桂既是药材又是香料,提高了消费者对其保健食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其多重功效增强了产品吸引力,结合现代食品科学拓宽了市场空间[14]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96 - 2003年),相关法规出台,首批肉桂类保健食品获批上市,肉桂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名单,行业步入规范化轨道并获市场认可[16] - 高速发展期(2004 - 2014年),肉桂保健食品新增注册数量大幅增长,《食品安全法》颁布强化监管,肉桂产量和收割面积增加,推动行业快速发展[16] - 成熟期(2015 - 2025年),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通道机制开启,简化市场准入流程,肉桂种植规模扩大,保障原料供应稳定,促进行业发展[17][18]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环节 - 种植与原料供应是产业基础,广西、广东等地是肉桂核心产区,政府与企业加大投资,提升原料产量与质量,建立采购和储备体系增强抗风险能力,但肉桂原料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影响产业链企业利润和产业可持续发展[20] - 2023年中国肉桂产量达9.19万吨,同比2022年增长1.86%,同比2021年减少1.50%,产量增长缓解原料供应紧张,企业有采购选择余地,也促使企业注重库存管理和供应链优化[23] - 2025年1月肉桂原料价格同比2024年增长6.18%,同比2023年减少4.44%,价格增长使企业采购成本上升,企业需关注价格走势应对风险[24] 产业链中游环节 - 中游生产加工环节技术要求高,需先进设备和工艺,加工技术与设备革新推动行业进步,智能化生产提高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企业还需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多渠道销售扩大市场覆盖面[21] - 截至2025年2月,中国肉桂类保健食品剂型构成中,酒剂占43.92%领先,其次是胶囊、片剂等,不同剂型各有优势,反映市场需求和企业策略[26] - 截至2025年2月,中国肉桂类保健食品功能声称集中,缓解体力疲劳占46.62%,增强免疫力占35.14%,与肉桂药理作用相关,为产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7][28] 产业链下游环节 - 线上直营渠道重要性提升,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便捷购物方式,利于企业规范发展、控制质量和品牌形象、降低成本,大数据分析可助企业了解需求、优化产品和营销[30] - 线下传统药店在销售中仍具重要性,作为专业销售场所,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药师和销售人员可提供咨询服务,实体店面让消费者直观接触产品[31]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由14.02亿元增长至15.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00%;预计2025 - 2029年,由16.26亿元增长至19.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99%[32] - 历史规模增长平稳,供给新增量有限和消费者认知度待提高导致规模增长不显著,主要依赖价格拉动,2023 - 2024年产品均价从198.61元升至202.58元,受原料价格、企业投入和市场供需影响[33][34] - 未来规模增长在量上受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剧推动,产品供给有望增加;价格预计从205.01元升至215.03元,受消费者需求和企业投入影响,价格增长将促进市场规模扩大[35][36] 政策梳理 -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人参 西洋参 灵芝》《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 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均为规范类政策,从原料、标志、功能评价、质量监管、广告审查等方面对保健食品行业进行规范[39] 竞争格局 - 行业属中药材保健食品细分赛道,规模小,产品同质化严重,呈现三梯队格局,第一梯队有威士雅健康等,第二梯队有雷允上药业等,第三梯队有烟台张裕等[41] - 威士雅健康领先得益于保健食品注册优势,截至2025年2月,获批注册产品达96个,产品线丰富,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42] - 业内领先企业多为非上市公司,竞争格局分散,行业规模小、增长慢,难以吸引大型上市公司投资[43] - 未来,研发非决定竞争力关键因素,企业可通过品牌与渠道建设提升份额;行业规模小、对上市公司依赖低,小型企业有望通过差异化竞争崭露头角[44][45] 上市公司速览 - 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未提及,营收规模1.2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率39.1%;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未提及,营收规模464.8亿元,同比增长18.0%,毛利率92.6%;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未提及,营收规模701.5亿元,同比增长5.9%,毛利率11.4%[48][49] 企业分析(以海南椰岛为例) - 公司存续,注册资本44820万元,总部在海口,属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经营范围包括食品销售、生产等[50] -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近年销售现金流/营业收入、资产负债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等指标有波动[51] - 竞争优势在于品牌在全国享有盛誉,品牌价值位列保健酒行业前茅,核心产业为保健酒、养生酒,主导产品“椰岛鹿龟酒”和“椰岛海王酒”定位明确[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