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搜索文档
新时代法学研究的使命与担当(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人民日报· 2025-09-27 10:42
新时代法学研究的使命与方向 - 立足法治中国建设实践,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1] - 增强使命意识,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深厚学术支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 - 法学研究需紧跟时代和实践发展步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法治中国作出原创性学术贡献 [1] 法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 深入思考如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依法应对重大挑战、风险、阻力、矛盾 [3] - 围绕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法治战略、重大立法事项、重点改革举措开展研究 [6] - 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研究 [6] - 深化国家重大战略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 [7] - 深化涉外法治研究,服务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及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 [8] 法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9] - 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借鉴历史经验 [10] - 坚持国内与国际相衔接,用中国法治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10][11]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国际影响力(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40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整理的关键要点: 习近平法治思想国际传播的重要性 -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凝聚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全球法治难题提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1] - 加强国际传播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国际影响力、促进人类法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举措 [1] - 国际传播面临各国法治传统差异和意识形态偏见等挑战,需坚持守正创新打造融通中外的表述方式 [2] 国际传播的核心策略 - 提升表达力:将抽象法治理念转化为国际受众易于理解的场景化表达,避免生硬直译 [3] - 激发情感共鸣:聚焦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通过案例展现中国法治实践 [4] - 优化传播策略:采用分众化传播方式,形成"一事一案""一国一策"的精细传播方案 [5] 具体实施路径 - 利用国际对话机制通过主旨演讲、案例分享等形式系统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 [5] - 依托执法司法协助等合作渠道,在联合办案、培训中嵌入实践案例 [5] - 针对不同国家法律特点搭建法治对话平台,如跨境电商立法中的共同立场 [5] 传播效果提升方法 - 通过讲述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完善权利保障制度等故事增强感染力 [4] -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传播矩阵扩大影响力 [5] - 根据对象国法治传统灵活调整传播策略,推动思想进入决策层和大众视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