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涉外法治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政法系统首次涉外法治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召开
解放日报· 2025-11-21 09:32
经过初步审查、书面评审,来自本市政法各单位的15件案例入围现场评审环节。最终,由全市政法 各单位选送的S航运有限公司申请承认外国法院民事判决案等10件案例荣获"上海政法系统涉外法治优秀 案例"。 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勇出席活动。 记者 王闲乐 昨天,由市委政法委主办、市人民检察院承办的上海政法系统首次涉外法治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市 检察院召开。 ...
海南:普法出新润人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3 08:41
普法场景创新 - 普法场景拓展至茶楼、村咖等日常生活场所,利用人流量大、氛围轻松的优势开展法律咨询和矛盾调解 [7][8] - 在茶楼内设置普法角、读书角和独立法律咨询包间,并融入琼剧、海南话歌曲等法治主题表演,使居民易于理解 [7][8] - 在乡村利用“法律明白人”地熟、人熟的优势,在咖啡店等场所用方言讲解反诈、反走私等法律知识,引导村民申请法律援助 [8] 普法队伍建设 - 通过出台奖励办法、定期培训以及将培训“法律明白人”纳入律师绩效考核等方式,激励更多“乡村能人”和律师参与乡村普法 [9] - 截至目前,已建立省和市县(区)“八五”普法讲师团22个,普法志愿者队伍171支,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超过4.6万名 [11] 普法形式与非遗融合 - 将普法与剪纸、竹竿舞、花灯等非遗项目结合,例如学生通过制作“反对校园欺凌”主题的“法治剪纸”来加深对法律常识的理解 [11] - 利用儋州调声等国家级非遗形式创作《移风易俗有面子》《电信诈骗害人害己》等“法治调声”作品,并组织巡回演出,实现“开口唱法” [12] 普法活动规模与覆盖 - “八五”期间组织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普法活动超过1.5万场次 [12] - 开展“百所进千村”民法典普法专项活动,组织5000余名律师对全省2500多个行政村进行包点式普法 [12] 涉外法治交流与服务 - 举办以“律师+公证”国际化法律服务交流为主题的研修班,促进海南本地法律人才了解国际动态,同时向外籍人士宣传海南自贸港法规 [13] - 公证处设立“国际友人之家”,累计接待服务外国访客4000余人次,在宣传中国法律的同时帮助解决投资、置业等实际问题 [13] - 针对外籍人士就业创业、签证居留等场景定制普法内容,提升涉外法治服务水平 [14][15] 自贸港法治建设推进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以来,部署开展相关宣讲1400余场次,受众近19万人次 [15] - 创新普法形式旨在服务自贸港建设大局,为全岛封关运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15]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向纵深推进
搜狐财经· 2025-11-01 04:42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成果 - 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量质齐升,基础制度和监管逻辑全方位重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完备,市场韧性和功能增强 [3] - 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达2922只,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超90%,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超900家 [4] - 境外上市新规实施以来至今年9月30日,证监会已完成296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109家为科技企业,涵盖机器人、新消费、半导体等行业 [4] - 离岸A股衍生品工具不断丰富,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便利国际投资者风险管理 [5] - 跨境投资渠道实现多层次双向开放,形成以互联互通机制和多元机构投资者制度为主体的跨境机构投资者体系 [5] 金融开放面临的法治挑战 - 北京金融法院审理的1080件涉外案件中,证券虚假陈述、金融借款与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是数量居前的三类案件,涉及美国、中国香港等多地 [6] - 各国监管体系存在固有差异,包括不同法域的会计处理标准、信息披露要求、数据安全与跨境流动规则不一致,给跨境投融资带来挑战 [6] - 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智能投研、风控等流程,打破金融系统地域限制,改变跨境资本流动方式,对监管提出新要求 [7] 构建涉外法治新生态的举措 - 证监会通过《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进行顶层设计,并对法律域外适用和跨境执法作原则性安排 [8] - 制定《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等规章,为境外上市、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交易及互联互通营造透明制度环境 [8] - 证监会已与6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与境外执法机构关系,为境外执法提供便利 [8] -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需坚持立法先行,有重点分步骤制定修改法律,加快建立透明完备的资本市场涉外法律体系 [9] - 需深化跨境监管协同,加强境内外监管沟通,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对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 [9] 市场参与者的建议与关注 - 外资不仅关注市场准入,更关心争议解决机制,建议整合分散规则体系形成清晰指引,增强争议解决机制的国际公信力 [10] - 退出机制是跨境股权投资焦点,其清晰度直接影响投资者信心,建议主管部门构建清晰退出机制并鼓励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退出程序 [10]
强化涉外法治防线 保障金融市场高效运行
证券时报· 2025-10-29 02:12
法治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 法治是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石和保障,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基础 [1] -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和金融法治的核心功能 [1] - 人民法院在金融审判中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贯穿全过程 [1] 金融立法与监管执法 - 金融领域立法的重点在于保障金融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加强金融领域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2] - 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在"十四五"以来行政查处外汇违规案件6100件,严厉打击外汇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2] - 证监会将完善资本市场涉外法治体系,有重点分步骤地推动制定新法、修改旧法或释法 [4] 金融风险防控实践 - 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互联网金融、复杂资管产品、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风险高发领域案件,依法保护合法交易和创新,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 [1] - 金融风险防控强调"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以稳定市场预期和维护秩序 [1] - 国家外汇局持续推进银行外汇展业改革,以统筹便利和风险防范,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3] 涉外金融法治与开放 - 需加强金融领域涉外法治问题研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助力金融机构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2] - 涉外法治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提供保障,需平衡好开放与安全、创新与风险两对关系 [3] - 规范跨境资本流动和投融资活动需运用法治思维,提升开放环境下的风险防控水平和监管能力 [3]
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法治必须前瞻金融创新 提升服务发展质效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5:48
法治与金融创新 - 法治需前瞻金融创新以提升服务发展的质效 [1] - 新架构、新产品、新业态如跨境资管、ESG投资、绿色金融债券、虚拟货币释放更多风险敞口 [1] - 通过具体裁判传递规则理念,在个案中彰显制度效能 [1] 跨境贸易与投融资 - 跨境贸易中保函、信用证等欺诈纠纷频发,需法治为国家和企业信用提供制度化支撑 [1] - 跨境投融资深度空前,涉及从金融借款到VIE架构下证券虚假陈述群体性纠纷 [1] - 在涉外独立保函案件中遵循"见索即付"国际准则,在保障效率与防范欺诈间实现平衡 [1] 跨境证券纠纷与管辖权 - 对在港上市境外企业的证券欺诈诉讼行使管辖权,明确"扰乱境内市场秩序"或"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择一即可触发证券法域外适用 [2] - 此举保障国内投资者维权渠道,彰显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制度自信与司法担当 [2] 涉外法治与前沿问题研究 - 涉外法治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法律盾牌,更是参与全球治理、塑造国际规则的战略工具 [2] - 成立涉外金融团队等专业政策调研团队,调研"引进来""走出去"过程中的涉外法治难点堵点问题 [2] - 聚焦"数字资产跨境担保的规则治理""最低限度原则的最新域外发展"等前沿问题,通过司法裁判树立规则 [2]
武汉加速对外开放 出海企业迎来法治“智囊团”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5:35
武汉对外开放与外贸发展 - 近5年武汉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达10.5% [1] - 全市有外贸实绩企业超过4000家 [1] - 与东盟国家贸易占比提升至22.5% [1]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提升至43.1% [1] 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 武汉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汇集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及港口信息 [1] - 平台链接海外仓461个 [1] - 平台服务企业近万家 [1] 海外领事保护与研究基地 - 武汉市海外领事保护与协助研究基地揭牌成立 旨在为出海企业打造提供海外利益保护服务的"智囊团" [1] - 基地将联合政府部门、法学专家、高校等多方力量 [1] - 政界和学界将联手研究企业出海面临的安全领域挑战 [1] - 基地未来将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开展国别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2] 涉外法治与人才支撑 - 江汉大学开设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 并加快建设涉外法治理论和政策研究平台 [2] - 武汉雄厚的科教资源能为对外开放提供人才支撑 [2]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陕西日报· 2025-10-22 07:11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于10月21日召开,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并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1] - 会议强调要将涉外法治工作作为更高水平法治陕西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1] - 会议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深化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的部署要求 [1] 涉外法治体系建设 - 会议提出要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等工作 [1] - 目标是加快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提升涉外法治工作水平 [1] 法律服务与企业发展 - 会议着力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高地,扎实做好涉外法律服务工作 [1] - 计划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机构与“走出去”企业结对服务等活动,加大涉外法律服务供给力度,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1] 法治人才培养 - 会议提出要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使用等模式 [1] - 目标是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工作队伍,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贡献 [1] 参会机构 -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有关负责同志以及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2]
新时代法学研究的使命与担当(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人民日报· 2025-09-27 10:42
新时代法学研究的使命与方向 - 立足法治中国建设实践,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1] - 增强使命意识,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深厚学术支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 - 法学研究需紧跟时代和实践发展步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法治中国作出原创性学术贡献 [1] 法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 深入思考如何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依法应对重大挑战、风险、阻力、矛盾 [3] - 围绕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法治战略、重大立法事项、重点改革举措开展研究 [6] - 对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研究 [6] - 深化国家重大战略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 [7] - 深化涉外法治研究,服务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及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 [8] 法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9] - 坚持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借鉴历史经验 [10] - 坚持国内与国际相衔接,用中国法治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10][11]
聚焦法治援疆,粤喀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基地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19:02
合作协议签署 - 喀什地委政法委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签署共建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基地协议书 [2][3] - 双方共同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喀什)揭牌 [4] 合作内容 - 合作将发挥喀什地区向西开放政策资源优势及广外涉外法治教育专业优势 [6] - 共同开发涉外法治特色课程 打造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师资队伍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7] -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专业素养高 实践能力强的涉外法治人才 [8] 合作背景与需求 - 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喀什面向中亚欧洲开放枢纽功能增强 [9][10] -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涉外法治需求 双方依托共建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涉外法律咨询服务 [10][11] - 中心将面向中央和地方立法 行政 司法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资源依托 [11][12] 重点任务 - 广外将加大涉外骨干律师培养 聚焦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重点任务 [14][15] - 以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助推喀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5] 援疆工作进展 - 协议签署标志广东法治援疆取得新进展 [16] - 第十批广东援疆工作聚焦法治援疆 举办首届中国—中亚南亚法治论坛 [16][17] - 推动喀什与广外 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支持建设深圳仲裁院喀什分院 [17][18] - 开展基层普法 法治体检 法治培训 法治讲堂 名律师走进自贸区等活动 [18][19] - 为喀什地区提供有力涉外法治保障 打响红棉法治品牌 [19]
广州新增两家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18:51
涉外法治建设目标 - 广州以建设全国涉外法治先行城市为目标 为全国提供广州经验 [1][2] - 广州涉外法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撑 需探索新路径新模式 [2] 制度体系建设 - 创新推出穗港澳法治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系列举措 [1] - 推动南沙构建1部省级法规+3部市级法规+7部市政府规章的开放型制度保障体系 [1] - 探索大湾区协同立法 深化涉外执法协作联动 [2] - 健全大湾区跨境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 [2] 服务平台建设 - 推动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创新发展 [1]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和广交会法治保障等系列品牌 [1] - 高水平打造广交会国际法务会客厅 擦亮涉外法律咨询服务港招牌 [2] - 推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广州代表处和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高效运作 [2] - 广州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天河)和天河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1][3] 仲裁与争议解决 - 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1] - 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新型仲裁机构 [2] - 积极推荐有影响力的专家进入国际性争议解决机构 [2] 法律服务国际化 - 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服务范围辐射全球 [1] - 支持本地律所提升国际化水平 [2] - 深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完善跨境纠纷多元化解 [2] - 实施法治护航 商通四海助企出海工程 [2] 人才队伍建设 - 建优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强化高端人才培养 [2] -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优化涉外法治人才推荐使用 [2] - 建好用好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