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用影像架起理解之桥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柯桑德的背景与经历 - 柯桑德是荷兰人,7岁随父亲来到中国深圳,在中国生活近20年 [2] - 高中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2017年开始拍摄视频记录生活见闻 [2] - 2020年返回荷兰后发现欧洲人对中国存在认知偏差,决定成为中欧文化交流桥梁 [3] 视频内容与创作方向 - 视频主题涵盖中国人日常生活、城市便利服务、传统节日、美食文化、科技创新等 [3] - 创作风格轻松幽默、真诚自然,拥有1800多万全球粉丝 [2] - 前年开始邀请未到过中国的外国朋友实地走访中国,记录他们的真实反应 [4] 特别项目与创新尝试 - 近期策划全球音乐人创作项目,邀请3位未到过中国的音乐人分阶段创作关于中国的歌曲 [4] - 计划通过对比音乐人来华前后的创作变化,展示真实中国体验的影响 [4] - 短视频作品获"中欧五十年,携手向未来"主题创意大赛一等奖 [4] 社会影响与行业地位 - 视频成为欧洲年轻人认识中国的"第一课",在欧洲多国广受欢迎 [3] - 被中国网友称为"洋网红里的'中国通'"和"中欧文化交流的小使者" [3] - 长期扎根中国的内容创作者,致力于向欧洲讲述真实中国故事 [5]
大运河滋养的非遗之花绽放欧洲——“运河非遗·绽放欧洲”文化展示活动在布鲁塞尔举行
新华日报· 2025-06-15 07:02
文化展示活动概况 - "运河非遗·绽放欧洲"文化展示活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以中国大运河文化为纽带,展示非遗技艺并促进文化交流 [1] - 活动由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吸引了大量当地民众提前到场,年轻观众参与度较高 [1] - 活动采用"可看、可玩、可体验"的互动模式,使非遗成为跨越国界的交流语言 [1] 非遗技艺展示 -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展示中,观众可亲手制作"连年有余"图,体验古代印刷技术 [2] - 苏绣展台展示丝线劈丝技艺,一根丝线可劈成300多根,观众对绣娘的精湛技艺表示惊叹 [2] - 扬州剪纸艺术家现场演示剪纸技艺,观众可尝试创作花鸟及吉祥纹样 [2] - 惠山泥人展台展示传统作品"阿福"和生肖吉祥物,深受观众喜爱 [2] 文化交流与对话 -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表示,活动旨在通过非遗拓展中欧人文交流新渠道 [2] - 中比艺术家文化沙龙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主席顾问Pick Keobandith博士主持,探讨中欧艺术与文化传承、保护及互鉴议题 [2] - 苏州刺绣传承人姚悦华分享个人传承经历,希望苏绣成为国际文明互动的纽带 [3] - 扬州剪纸传承人张震梅介绍南北方剪纸差异及推广非遗的创新实践,包括校园活动和线上教学 [3] - 扬州雕版印刷传承人陈美琦分享技艺历史及文创产品开发成果,如台灯、夜灯、冰箱贴等 [4] 国际反响与合作展望 - 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前院长Bart'd Eyckermans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希望推动中欧艺术合作 [4][5] - Pick博士高度评价活动,认为中欧非遗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将丰富未来艺术发展 [5] -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龚毅强调活动让欧洲民众深度感知中国文化 [5] - 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衔参赞马涛指出活动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促进文明互鉴 [5]
中欧小艺术家明信片设计展”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3 13:00
中欧文化交流活动 - 活动由中国驻欧盟使团支持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和欧洲旅游委员会共同主办 主题为"中欧小艺术家明信片设计展" [1] - 展览展出350幅由中欧儿童创作的明信片作品 其中精选50幅放大展示 内容涵盖中欧文化地标和风景名胜 [2] - 活动吸引80余位中欧各界人士出席 包括外交官员 议员 文化界代表等 [1] 中欧旅游推广 - 明信片被投放到巴黎 里尔 迪南 鹿特丹 图尔库等欧洲城市及上海 广州等中国城市的游客中心 促进旅游交流 [6] - 欧洲旅游委员会执行主席强调活动有助于深化中欧民众层面的伙伴关系 [4] - 作品曾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中国金丝猴欢迎仪式上展出 获得积极反响 [6] 中欧建交50周年庆祝 - 活动作为建交纪念系列活动之一 包含儿童长卷创作 祝福寄语展示等环节 [4][6] - 中欧青少年通过视频表达对双边关系的祝愿 并互邀旅游观光 [6] - 中国驻欧盟使团公使指出青少年是双边友谊的未来 期待更多交流 [4]
“让彼此心灵更贴近,让友谊之桥更坚固”
人民日报· 2025-05-10 06:10
中欧文化交流活动 - 中国驻欧盟使团主办"中欧五十年,携手向未来"主题创意大赛,征集300余个绘画、摄影和视频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最佳人气奖 [2] - 活动包含汉服展示、功夫表演、小提琴合奏等节目,并设置汉服试穿、书法鉴赏、茶艺表演等互动展台,吸引150余位中欧各界人士参与 [2] - 大赛围绕"我眼中的中国""中欧五十年难忘瞬间""中国国宝大熊猫在欧洲"等主题,展现中欧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成果 [2] 创作者与作品影响力 - 一等奖获得者桑德·科尔在社交平台创作中国主题短视频8年,吸引全球超1800万粉丝关注,其作品帮助欧洲观众认识真实、多元的中国 [2] - 比利时艺术家莉福·德勇戈多次访华并参与中国艺术活动,其作品曾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认为大赛促进了中欧民众沟通 [3] 中欧民间交流政策与倡议 - 中方落实"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对24个欧盟成员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推出支付、住宿、交通等领域便利化措施以促进赴华旅行 [3] -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强调中欧民间交流持续推进,呼吁欧洲民众亲身体验中国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3] 新媒体与文化传播 - 比利时汉学家巴得胜指出新媒体是青年自我表达和跨文化探索的平台,能激发欧中青年相互发现潜力,推动民心相通 [4] - 欧洲理事会前主席范龙佩认为创意大赛体现欧中文明交流价值,呼吁加强此类活动以巩固双边友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