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等国家困境
icon
搜索文档
伊朗以色列大战,中国人该怎么看?
虎嗅· 2025-06-17 15:06
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冲突现状 - 以色列对伊朗实施突袭,伊朗在冲突中处于被动挨打局面,表现颇为狼狈[1] - 外部军事打击对伊朗内部问题起到催化作用,但尚不足以致命,伊朗作为一个在长期封锁下坚持几十年的中等国家不会因空中打击而崩溃[1] 伊朗面临的经济与结构性困境 - 全球经济危机加剧,中等国家如伊朗面临全球竞争加剧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既无法提供合格工业品参与竞争,初级资源出口也卖不上价钱,导致国内经济出现严重危机[2] - 伊朗货币体系崩溃,城市经济运转依赖美元,乡村以物易物成为主流[9] - 伊朗工业体系小而全,但利用率极低,依靠重复建设勉强维持,属于毫无竞争力的落后产能[10] - 伊朗官僚体系政出多头,人心分裂,导致与外界交往时不确定性多,短期收益难见,需要先进行输血[10] 中国社会对伊朗的认知与态度 - 中国社会对伊朗普遍不喜欢,原因包括其神权政体不被接受,以及历史上交往留下的印象认为伊朗骨子里倾向西方[4] - 中国社会对伊朗的实用主义态度明显,主要希望伊朗能消耗美国和以色列的力量,为中国转移压力,而非真正同情支持伊朗[4] - 伊朗对中国的态度常被描述为眼高手低,带着莫名轻视,且缺乏长期深入合作的诚意,只想进行短期合作[5][7] - 与俄罗斯相比,伊朗能给中国带来的互补性更小,且态度更差,因此中国社会对伊朗的不放心和不喜欢更为直白[5] 中伊双边关系与合作挑战 - 伊朗试图维持适当程度的封闭,追求放松制裁的同时两头通吃,而非彻底投靠西方或中国[11] - 中伊合作面临挑战,伊朗市场难以打开,购买力不济,信用不佳,前途不稳,导致在中国国内商业风评糟糕[8][10] - 中国庞大的工业产能虽然能满足伊朗需求,但彻底否定了伊朗自身发展工业的意义,可能使合作变得困难,伊朗可能成为一个类似印度的合作对象[14] - 由于国内新能源发展、储能技术进步和本国油气开采提升,中国从去年开始能源进口已进入下降阶段,降低了伊朗作为能源供应国的重要性[12] 伊朗的地缘战略价值与未来展望 - 伊朗是中东地区唯一能作为战略支点的大国,在中东战略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中国而言属于得之未必足喜、失之未必足忧的存在[15] - 即使伊朗投奔西方,其能发挥的作用也有限,美国在太平洋给中国的压力主要取决于自身工业能力和少数前沿工业国,而非伊朗这类跟班[16] - 美国无力建设伊朗,若德黑兰政权垮台,其封闭工业体系将完蛋,中国市场可能填补空缺,而美国可能重蹈在伊拉克的覆辙,在胜利中耗干国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