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
搜索文档
金价暴涨的背后,这场危机可能真的到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10 12:28
黄金市场动态 - 上海黄金交易所9月30日收盘价为每克871.5元,因国庆假期休市未调整 [2] - 国内黄金饰品价格已上涨,周生生足金饰品价格为1165元/克,周大福足金饰品价格为1162元/克 [2] - 高盛将金价预期上调至每盎司4900美元,原因为ETF流入强劲及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 [3] - 金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直接原因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及非农就业数据延迟公布 [3] 投资策略观点 - 建议长线投资(一年至四年)者可购买黄金作为家庭避险资产 [3] - 不建议短线炒作黄金,因美国政府停摆等事件可能快速解决导致价格回调 [3] - 投资黄金首选黄金ETF,其次是银行积存金,不推荐金条(有摩擦成本)和黄金首饰(除非满足情绪价值) [4][5] 美国经济指标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10月7日下跌3.3个基点至4.1191% [6] - 截至10月8日20点,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跌至4.0998%,反映投资者因担忧经济而购买安全资产 [7][8] - 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包括关税、美债、降息政策及特朗普带来的不确定性 [8] 日本经济状况 - 日本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20%,是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 [9] - 日本9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8.4,连续第三个月低于50.0的荣枯线,表明制造业活动处于收缩区间 [10] - 日本政府将2025财年实际经济增长预测从1.2%下调至0.7%,民间预测更悲观为0.5% [10] 欧洲经济形势 - 法国政治不稳定,新总理勒科尔尼10月6日辞职,导致巴黎CAC40指数盘中大幅下跌逾1.7% [15][17] - 德国经济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萎缩,2023年萎缩0.3%,2024年萎缩0.2% [22][23][24] - 2025年德国经济预测为增长0.1%至0.2%,部分机构预测仍将萎缩0.1-0.3% [25][27] - 德国通胀率升至2.1%,失业人数达302.5万人,汽车制造业产出暴跌18.5%,工业产出环比下降4.3% [28][29][30] 全球经济展望 - 金价暴涨反映出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体 [33] - 只要主要经济体的不确定性持续,全球资金避险需求将支撑黄金热度甚至推动其进一步上涨 [35] - 当前迹象表明,席卷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危机可能才刚刚开始 [36]
一个隐藏的危机,将引发全球市场震荡!
大胡子说房· 2025-09-02 20:23
全球债市危机现象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3.222% 创1999年有记录以来新高 10年期收益率突破1.627% 达2008年金融危机后峰值 [1] - 英国30年期债券收益率升至5.64% 创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德国和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攀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月度涨幅分别达约15个基点和27个基点 [2][3] 债市抛售状况 - 海外投资者单月抛售6.39万亿日元(约439亿美元)日债 7月海外对日本10年期以上债券净购买量降至4800亿日元 仅为6月份的三分之一 [2] - 美债出现降息预期增强但收益率逆势上涨的异常现象 表明市场持有意愿下降 [3] 危机传导机制 - 跨境金融机构采用组合策略持有多国债券 并运用外汇掉期工具进行对冲 形成国家间债券的捆绑效应 [3][5] - 4月7日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后 美债与日债同步遭抛售 显示汇率波动引发跨国债市连锁反应 [5] 根本原因分析 - 美元信用加速崩溃 动摇全球债务经济主心骨 导致与美元关联紧密的欧洲及日韩债市同步承压 [5] - 发达国家国债作为国际金融市场定价锚 其收益率暴涨预示债务经济难以维持 可能引发比2008年更大规模的全球经济衰退 [6] 市场影响与资产配置 - 全球债市危机可能通过金融系统传导至实体经济 需关注避险资产配置机会 [6] - 黄金价格大涨与市场避险情绪蔓延存在直接关联 [6]
伊朗以色列大战,中国人该怎么看?
虎嗅· 2025-06-17 15:06
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冲突现状 - 以色列对伊朗实施突袭,伊朗在冲突中处于被动挨打局面,表现颇为狼狈[1] - 外部军事打击对伊朗内部问题起到催化作用,但尚不足以致命,伊朗作为一个在长期封锁下坚持几十年的中等国家不会因空中打击而崩溃[1] 伊朗面临的经济与结构性困境 - 全球经济危机加剧,中等国家如伊朗面临全球竞争加剧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压力,既无法提供合格工业品参与竞争,初级资源出口也卖不上价钱,导致国内经济出现严重危机[2] - 伊朗货币体系崩溃,城市经济运转依赖美元,乡村以物易物成为主流[9] - 伊朗工业体系小而全,但利用率极低,依靠重复建设勉强维持,属于毫无竞争力的落后产能[10] - 伊朗官僚体系政出多头,人心分裂,导致与外界交往时不确定性多,短期收益难见,需要先进行输血[10] 中国社会对伊朗的认知与态度 - 中国社会对伊朗普遍不喜欢,原因包括其神权政体不被接受,以及历史上交往留下的印象认为伊朗骨子里倾向西方[4] - 中国社会对伊朗的实用主义态度明显,主要希望伊朗能消耗美国和以色列的力量,为中国转移压力,而非真正同情支持伊朗[4] - 伊朗对中国的态度常被描述为眼高手低,带着莫名轻视,且缺乏长期深入合作的诚意,只想进行短期合作[5][7] - 与俄罗斯相比,伊朗能给中国带来的互补性更小,且态度更差,因此中国社会对伊朗的不放心和不喜欢更为直白[5] 中伊双边关系与合作挑战 - 伊朗试图维持适当程度的封闭,追求放松制裁的同时两头通吃,而非彻底投靠西方或中国[11] - 中伊合作面临挑战,伊朗市场难以打开,购买力不济,信用不佳,前途不稳,导致在中国国内商业风评糟糕[8][10] - 中国庞大的工业产能虽然能满足伊朗需求,但彻底否定了伊朗自身发展工业的意义,可能使合作变得困难,伊朗可能成为一个类似印度的合作对象[14] - 由于国内新能源发展、储能技术进步和本国油气开采提升,中国从去年开始能源进口已进入下降阶段,降低了伊朗作为能源供应国的重要性[12] 伊朗的地缘战略价值与未来展望 - 伊朗是中东地区唯一能作为战略支点的大国,在中东战略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中国而言属于得之未必足喜、失之未必足忧的存在[15] - 即使伊朗投奔西方,其能发挥的作用也有限,美国在太平洋给中国的压力主要取决于自身工业能力和少数前沿工业国,而非伊朗这类跟班[16] - 美国无力建设伊朗,若德黑兰政权垮台,其封闭工业体系将完蛋,中国市场可能填补空缺,而美国可能重蹈在伊拉克的覆辙,在胜利中耗干国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