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老边境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走访现代口岸,感受古道驿站(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5-16 06:08
就读于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的老挝学生参加勐腊县"中老 边民大赶摆"活动。 王 子摄 位于勐腊县的关累港口岸俯瞰。 查 巍摄 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的老挝学生正在上中文课。 本报记者 屈 佩摄 图片来源: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为云S(2023)46号 旅客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到达磨憨铁路口岸。 黄远飞摄 从中国一侧的磨憨出境,乘上列车,穿过隧道,不到10分钟,就到达老挝境内的中老铁路首站磨丁。 一个"磨丁",一个"磨憨",从名字就可推测出,这两个地方有很深的渊源。是怎样的自然环境、独特历 史,造就了这一名称相连的中国泛亚铁路进入东南亚的重要出口? 历史上,喃通村生产的盐不仅供应当地,还通过马帮和商队,沿着崎岖山路进入中国。 由此向西北约200公里,老挝丰沙里省,雾气散去得要更晚一些。 原来,发源于西双版纳勐腊县的南腊河,在中老缅三国交界处汇入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蜿蜒 的河谷提供了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南腊河傣语意为"茶水之河","磨"则意为"盐井":"磨憨"是"富裕 的盐井","磨丁"是"稳固的盐井"——两个边境小镇的名字,藏着古代茶与盐的记忆! 这里正是茶马古道重要节点。明清时期,中国的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