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洱茶
icon
搜索文档
传统茶叶门店遇冷
第一财经· 2025-10-30 11:25
港股市场新动态 - 八马茶业于近日登陆港股,第二个交易日股价报104.5港元/股,较发行价翻番 [3] -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共有三家上市茶企,包括八马茶业、澜沧古茶(2023年上市)和天福(2011年上市) [3] - 上市茶企的茶叶销售主要依靠线下门店完成,八马茶业加盟商贡献了大部分营收 [3] 主要茶企经营状况 - 八马茶业由王文彬三兄弟于1997年创立,产品覆盖全品类茶叶,截至2025年上半年共有3585家线下连锁门店,其中加盟门店为3341家 [5] - 2024年八马茶业收入为21.43亿元,净利润为2.24亿元,净利润率为10.5%,但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4%至10.6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7.8%至1.2亿元 [7] - 澜沧古茶2024年营收为3.6亿元,同比下降31.48%,净亏损3亿元,同比下降484%,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延续下滑态势 [6] - 天福2024年营收15.6亿元,同比下降9.89%,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34.87%,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样延续下跌趋势 [7] 行业整体格局与挑战 - 中国茶叶市场整体规模由2020年的288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预计将增长至2029年的4079亿元 [10] - 三家上市茶企2024年营收之和为40.67亿元,仅占当年茶叶市场整体规模的1.2%,头部茶企市占率低 [10] - 行业缺乏清晰、一致的消费端标准是头部茶企市占率低的根本原因,建立消费者认可的评价标准是品牌建设核心 [10] - 线下门店销售疲软,受到消费环境变化、电商直播冲击以及白牌产品竞争的影响 [6] 新兴增长机会与战略转型 - 茶产业撬动万亿消费市场,细分市场包括传统原叶茶(约3500亿元)、液态茶饮料(1250亿元)、新式茶饮(3540亿元)等 [11] - 头部茶企正发力网络销售渠道,八马茶业电商渠道是第二大收入来源,直营网店销售在2024年营收占比达23.6% [11] - 澜沧古茶通过拓展大型客户渠道寻找增量,2024年该渠道营收0.54亿元,同比增长173%,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幅达103.7% [11] - 年轻消费市场爆发,新茶饮品牌和即饮无糖茶市场快速增长,为传统茶叶品牌提供新的业绩增长机会 [3][11]
传统茶叶门店遇冷,上市茶企从新消费中找增量
第一财经· 2025-10-30 11:02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中国茶叶市场整体规模从2020年的288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2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4079亿元 [5] - 茶产业撬动万亿消费市场,其中传统原叶茶市场规模约3500亿元,液态茶饮料1250亿元,新式茶饮3540亿元,深加工与健康产品1200亿元,茶文旅1000亿元 [6] - 三家上市茶企(八马茶业、澜沧古茶、天福)2024年营收之和为40.67亿元,仅占当年茶叶市场整体规模的1.2%,头部企业市占率低 [5] 上市茶企概况 - 国内资本市场共有三家上市茶企,包括2024年登陆港股的八马茶业、2023年上市的澜沧古茶以及2011年上市的天福 [1] - 八马茶业由王文彬、王文礼及王文超三兄弟于1997年在深圳创立,产品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等全品类茶叶 [2]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八马茶业在全国共有3585家线下连锁门店,其中加盟门店数量为3341家 [2] 传统销售模式与挑战 - 茶叶销售长期依赖线下经销商渠道,茶企可利用经销商当地人脉和资源开拓新市场 [2] - 加盟商为八马茶业贡献了大部分营收,2024年向加盟商销售的收入占比为50.9% [1][3] - 消费市场疲软及线下门店销售困境导致上市茶企业绩下滑,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对线下实体门店造成较大冲击 [2][3] 主要茶企业绩表现 - 澜沧古茶2024年营收为3.6亿元,同比下降31.48%,净亏损3亿元,同比下降484%,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延续下滑态势 [2][3] - 天福2024年营收15.6亿元,同比下降9.89%,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34.87%,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样延续下跌趋势 [3] - 八马茶业2024年收入为21.43亿元,净利润为2.24亿元,净利润率为10.5%,但2025年上半年收入10.63亿元同比下降4%,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17.8% [3] 新兴增长机会与战略转型 - 头部茶企正发力网络销售渠道以改善依赖线下经销商的传统模式,八马茶业电商渠道是第二大收入来源,2024年直营网店销售营收占比达23.6%,向电商平台销售占比达8.6% [6] - 澜沧古茶通过重点突破会员制商超及知名茶饮生产企业,2024年大型客户渠道实现营收0.54亿元,同比增长173%,2025年上半年该渠道同比增幅达103.7% [6] - 随着现制茶饮、即饮无糖茶等新兴市场崛起,以及年轻消费市场爆发,茶叶品牌正在找寻新的业绩增长机会 [1][6] - 茶叶品牌可利用新的营销手段,针对新一代消费群体建立标准、打造品牌、建立专业供应链 [1][7]
再添一员!国家涉茶工业遗产增至九项
南方农村报· 2025-10-29 09:00
国家工业遗产认定概况 - 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入选,标志着又一重要茶产业遗产获得国家级认定 [1][2][3] - 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中涉茶类项目共有九项,分布在湖南、安徽、云南、福建、湖北、广东、贵州七个省份 [6] - 涉茶遗产在茶类上涵盖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普洱茶等,勾勒出中国茶叶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历史版图 [7] 第七批入选茶厂核心物项 -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核心物项包括茶叶七星灶烘焙工场、筛分工场、老细尖工厂、压制车间等生产设施 [5] - 物项涵盖砖茶压机、包装纸印刷机、木制弦茶机等制茶设备,以及黑毛茶样品、千雨花卷茶历年茶样等档案材料 [5] - 生产工艺遗产包括茯砖茶生产工艺、累砖茶区制工艺、花卷茶服制工艺、天尖茶生产工艺等 [5] 工业遗产价值与转型 - 工业遗产承载茶产业现代化进程,兼具历史、科技、社会文化和艺术价值,为传统制茶技艺传承提供实物依据 [10][11] - 生产场所正从封闭车间转变为开放博物馆、文创园和旅游目的地,完成从工业生产到文化体验的价值升华 [12][13] - 功能转型为茶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文化体验的价值升华 [13][14] 典型遗产案例发展路径 - 英德红旗茶厂保留18栋旧厂房及全国第一条萎凋、揉捻、发酵、烘焙机械联装生产流水线,为茶旅融合奠定基础 [16][17][18] - 安化第一茶厂以智能化升级推动产业革新,实现黑茶制作的精准控制与全程不落地生产 [23] - 贵州湄潭将中国茶工业博物馆选址于原国营湄潭茶场制茶工厂旧址,将老厂区转变为历史教育的活态课堂 [24][25] - 福建安溪茶厂聚焦体验场景打造,建设厂史馆、制茶体验工坊及茶艺空间,成功打造茶文化综合体 [26] 行业发展趋势 - 各地探索出特色发展路径,围绕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依托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服务三大支柱 [19] - 行业将茶产业与大健康理念相结合,创新茶文化传承传播方式,开辟三茶统筹的产业振兴之路 [19][20] - 未来可深度融合区域茶文化特色与市场优势,打造集生产展示、文化体验、研学教育于一体的茶旅融合新模式 [29][30][31]
数读「无糖茶」:潮涌之后,谁留下?谁离开?
36氪· 2025-10-27 18:27
无糖茶市场整体趋势 - 2025年饮料旺季(4-9月)无糖即饮茶销售额同比增速显著放缓,各月增速均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其中4月、5月、8月、9月的同比增速不及去年的一半,4月增速甚至不及去年的十分之一[2][4] - 价格水平呈现积极变化,件均价从2023年旺季的5.1元/件上涨至2025年旺季的5.6元/件,反映出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大规格、更高品质的产品[6] - 百毫升均价在2023至2025年旺季整体呈阶梯下降,但2024-2025年旺季的下降幅度已明显收窄,表明激烈的价格战正在减弱,行业竞争回归理性[6] 茶种市场份额与价格动态 - 茉莉茶种在无糖茶类目中占比第一且保持稳定,乌龙茶排名第二,普洱和绿茶分列第三、第五位,占比基本稳定[8] - 主流茶种的件均价在2025年旺季均高于2024年,其中乌龙和绿茶的件均价增长显著,至9月时乌龙件均价已与茉莉持平,略低于普洱但显著高于绿茶[10] - 类目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品牌需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明确市场定位来满足消费者需求[10] 市场竞争格局与参与者表现 - 老牌无糖茶集团(农夫山泉、三得利)市场份额在2025年旺季进一步提升,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11][14] - 综合性饮料集团(康师傅、统一、娃哈哈、可口可乐、维他)和无糖茶挑战者(果子熟了、茶小开、东鹏)的市场份额在2025年旺季均出现缩减,挑战者在8、9月的合计市场份额仅剩3.4%[14][16] - 前十大集团的市场份额之和在2025年旺季平均超过95%,类目集中度极高,新进入者的竞争空间非常有限[14] 渠道与价格策略分析 - 在便利店业态中,老牌无糖茶集团的市场份额增幅超过6%,而挑战者份额从4月的5.6%下滑至9月的3.6%[15][18] - 老牌无糖茶集团的件均价逐年上涨且保持高位,综合性饮料集团件均价虽逐年上升但始终低于5元,挑战者件均价在2025年旺季回调至接近老牌水平[20] - 挑战者的百毫升均价自2023年旺季至2025年旺季下降近20%,而老牌无糖茶集团百毫升均价整体平稳,在2025年旺季与挑战者基本持平[22] 乌龙茶种细分市场深度观察 - 在乌龙茶种中,老牌无糖茶集团市场份额超过85%且非常稳定,综合性饮料集团份额从2024年旺季的5%以上萎缩至2025年旺季的约2%[26][28] - 单一乌龙产品在乌龙茶种销售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百毫升均价变化与无糖茶整体趋势高度正相关;复合乌龙占比缓慢下行,其百毫升均价从2024至2025年旺季有明显下滑[29][31][33] - 在单一乌龙市场,老牌集团份额峰值超过95%,挑战者份额不足1%;但在复合乌龙市场,挑战者份额从2024年旺季的近50%增长至2025年旺季的接近60%[35][37][38] 领先品牌产品矩阵与战略 - 三得利通过18个SKU构建了完整的单一乌龙产品矩阵,覆盖从349ml到1.8L的规格以及从淡到浓的风味,并通过组合装满足不同消费场景和提升性价比[39][40] - 在复合乌龙方向,三得利围绕茉莉、橘皮、桂花三种口味进行“乌龙+”挖掘,形成了基于小、中、大规格的完整产品矩阵,强化品牌在乌龙茶领域的专家心智[41][42] - 品牌通过矩阵化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在品类红利期过后,依靠产品力和品牌力赢得消费者长期信任,实现历久弥新[43]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百年马帮文化,从马蹄印里“活”到当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7 14:21
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 - 文化保护的核心是让老故事通过新方式延续生命力 例如将老驿站转变为现代心灵驿站 通过文创产品和咖啡等新业态实现[7] - 最佳保护方式是将老文化融入当下生活 使来访者既能触摸历史也能带走其未来 从而保持文化的真实生命力[9] 传统技艺的价值与传承 - 马帮驮运的不仅是普洱茶 更是代代相传的手艺 例如马帮传人高仕兴将汉代贡茶技艺融入每一片茶叶的制作中[3] - 绝版木刻技艺刻画出马帮人敢闯险山的精神 其特点是刻版后不能修改 印刷完成后即成为绝版 体现了独特的历史印记[5] 历史遗迹的文化意义 - 那柯里村作为茶马古道驿站 其石板路上保留着几百年前马帮经过留下的深浅不一的马蹄印 是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3] - 该驿站曾是马队运送普洱茶的起点 铜铃声回荡山谷 茶香借此被传播到千里之外 凸显了其在茶马贸易中的枢纽地位[1]
音乐为桥,感受中国之美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活动概述 - 中德青少年交流音乐会暨“唱歌学中文”夏令营汇报演出在德国埃森音乐厅举行,中德青少年合作演唱了多首歌曲[1] - “汉语桥”2025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唱歌学中文”夏令营由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云南大学承办,在昆明、楚雄和北京三地举办[1] - 来自德国20多所学校的80名师生参加了为期10多天的活动,内容包括体验彝族火把节、品尝当地美食、参观故宫等[1] 文化交流成果 - 德国学生通过唱歌学习中文,并分享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美食以及与中国朋友交流的独特感受[1] - 合唱团成员将他们在中国的见闻带回德国,有助于更多人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1] - 音乐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帮助德国年轻人打开心扉,看到中文之美,并激发了他们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的热情[1][2] 活动影响与展望 - 伯乐中文合唱团团长表示,近年来加入合唱团的德国学生数量越来越多[1] - 协会主席强调青年代表希望和未来,希望通过音乐等交流活动让更多德国年轻人走近中国、读懂中国[2] - 活动参与者表达了未来继续学习中文和再次访问中国的强烈意愿[1]
新茶饮赚疯了,卖茶叶的为啥挣不到钱?
虎嗅· 2025-10-22 16:35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传统普洱茶市场面临严重下滑,商户金阳的家族生意年销售额从六七百万几近腰斩,甚至出现连续一两周无订单的情况 [1] - 昆明雄达茶城作为云南最大普洱茶批发市场,商户减少了约100家,许多商户因收入下降无法承担高额房租而搬离 [1] - 与传统茶叶市场冷清形成对比,新茶饮市场异常繁荣,以雄达茶城为圆心两公里内聚集了63家新茶饮店,多个品牌门店在美团的月销量超过5000单 [1]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产茶国,2025年茶叶总产值预计达330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超万亿元 [1] 茶企资本化进程 - 传统茶企资本化道路曲折,八马茶业历经12年、25次股权变更、三次闯关A股失利后,最终选择转战港股并通过上市聆讯 [3] - A股市场至今无一家传统茶企成功上市,港股市场也仅有寥寥数家,如天福茗茶实现IPO,而澜沧古茶、坪山茶业、龙润茶多为借壳上市 [3][4] - 已上市茶企业绩表现不佳,澜沧古茶2024年亏损超3亿元,天福茗茶2025年上半年多项业绩指标出现收缩 [4] - 八马茶业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10.63亿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17.8% [5] - 新茶饮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相继上市 [6] - 新茶饮“六小龙”2024年上半年营收总计超300亿元,归母净利润超50亿元,其中蜜雪冰城半年营收破百亿元,净利润27.18亿元,门店数量达53014家 [6] 新茶饮对传统茶产业的影响 - 新茶饮品牌成为茶叶上游重要的“泄洪口”,每年带动中国茶产业增值超100亿元,2024年采购原叶茶达20万吨,占国内茶叶销量的10% [7] - 新茶饮被行业人士视为传统茶叶的“大救星”,因其降低了年轻人接触原叶茶的门槛,并为传统茶企提供了稳定、规模化的采购需求 [6][7] - 中国茶叶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与库存高企的挑战,2024年茶园总面积达5150万亩,茶叶总产量335万吨,但产销库存剩余量高达49.5万吨,创历史峰值 [7] 茶叶行业的标准化与品牌化挑战 - 茶叶具有强非标属性,品质评判复杂、价格体系模糊、生产依赖经验,导致消费决策门槛高,这与资本偏好稳定、标准化产品的特性相悖 [9][10] - 茶叶行业长期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状态,全国19个产茶省有462个区域公用品牌,但企业产品品牌寥寥无几 [11][12] - 商家更推崇产地属性因其能带来更高附加值,导致品牌化动力不足,现有知名品牌如品品香、澜沧古茶等仍高度依赖原产地背书 [12] - 小罐茶被视为茶叶品牌化的新探索,其通过切入高端礼品市场和饱和式营销打响品牌,但高定价与价值认知的落差以及后续产品线扩展引发争议 [13][14][15] 消费趋势与渠道变革 - 传统线下渠道如茶室、茶空间业务量大幅萎缩,生意依托于人脉圈层的模式面临挑战 [19][20] - Z世代消费主力更追求便捷性、口感多元化和时尚感,催生了一批注重“颜值”和社交媒体营销的新锐原叶茶品牌,如李陌茶、上山喝茶等 [21] - 线上茶叶销售繁荣但乱象丛生,李陌茶2024年前10个月在抖音销售额超7.3亿元,但也存在以“茶农源头砍价”为噱头、以次充好的现象 [21] - 直播电商等新渠道利用信息不透明创造高利润,有茶商透露茶叶溢价率可达20倍,云南10-20元/公斤的茶叶被压饼后可在直播间卖到28.8元甚至更高价格 [22] 行业核心困境与未来方向 - 茶叶行业面临标准化缺失、品牌化艰难的结构性困境,导致其难以实现规模化和资本化 [6][9] - 茶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底蕴,但过度强调地域特征和品饮仪式也限制了其向大众化发展,成为一种“小众体验” [16][18] - 行业未来需在工业化的效率与农耕时代的情怀之间寻找新平衡,以应对传统渠道萎缩和新兴消费需求的变化 [22]
八马茶业今起招股,预计10月28日挂牌上市,中国最大的高端茶企
搜狐财经· 2025-10-20 08:33
公司IPO发行概况 - 公司拟全球发售900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90万股,国际发售810万股 [2] - 招股期为2025年10月20日至10月23日,预期定价日为10月24日,股份预计于2025年10月28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2] -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45.00-50.0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100股,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天风国际 [2] 市场地位与行业概况 - 按2024年高端茶叶销售收入计,公司位居全国第一,按截至2024年12月31日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在中国茶叶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3] - 在乌龙茶和红茶市场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排名第一,铁观音销售收入连续10余年全国第一,武夷岩茶销售收入连续5年第一,红茶销售收入连续4年第一 [3] - 中国高端茶叶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约89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约1,03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7%,预计2029年达到约1,353亿元,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5.6% [3] - 中国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企业总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约5.5%增长至2024年的约5.6%,公司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约1.1%提升至2024年的约1.7% [3] - 中国茶叶市场竞争格局高度分散,2024年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及分销的茶企超过160万家,前五大市场参与者仅占约2.4%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合计约82.02亿元 [8]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由2022年度的18.18亿元增长至2023年度的21.22亿元,再增长至2024年度的21.43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0.6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10亿元有所减少 [7] - 利润及全面收入总额由2022年度的1.66亿元增长至2023年度的2.06亿元,再增长至2024年度的2.24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1.2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46亿元有所减少 [7] - 净利润率由2022年度的9.1%提升至2023年度的9.7%,再提升至2024年度的10.5%,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2%下降至11.3% [7] 业务运营与门店网络 - 线下门店总数由2022年1月1日的2,613家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585家,其中加盟门店由2,203家增至3,341家 [5]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3,633家线下门店,分布为一线城市396家、新一线城市755家、二线城市1,039家、三线及其他城市1,443家 [5] - 公司拥有安溪和武夷山两个茶叶精制生产基地,配备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其中武夷山第七代生产线为数字化及信息化生产线,安溪第六代生产线曾获中国茶科技创新大赛特等奖 [8] 品牌与产品体系 - 公司拥有覆盖中国六大茶类的全品类茶产品体系核心品牌八马,该品牌自2010年起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8] - 信记号子品牌专注高端年份普洱茶,并于2024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万山红子品牌专注于迎合年轻消费者及女性消费者的高质价比产品 [8] 资金用途与未来展望 - 按发售价中位数每股47.5港元计算,全球发售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3.682亿港元 [9] - 所得款项约35%用于扩建生产基地,约20%用于提升品牌价值及扩大产品组合,约15%用于直营门店网络扩张,约10%用于提升业务运营数字化水平,约10%用于行业收购或投资,约10%用作营运资金 [9] - 预计线下高端茶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1,287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5.7% [9]
何以为她丨冲泡出芬芳人生
新华社· 2025-10-13 10:17
基诺山茶产业 - 基诺山茶叶价格在六年多时间里大幅提升[2] - 茶产品形态融入基诺族刺绣元素,开发出茶包、钥匙扣等衍生文创产品[2] - 基诺族女性活跃于炒茶、制茶、卖茶等传统环节以及雨林徒步向导等新兴领域[2] La Kinoise 咖啡品牌 - 品牌创始人蒂西娅·穆库纳在法国获得市场营销硕士,并在中国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MBA[3] - 品牌经营的罗布斯塔咖啡在2023年巴黎国际农业展上获奖[3] - 品牌发起赋能计划,带动乡村重启被遗弃的咖啡种植园,培训农民并以公平价格收购咖啡豆[3]
南非中国文化中心孔子课堂参加2025年比勒陀利亚大学“国际学生日”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09 16:22
活动概况 - 南非中国文化中心孔子课堂作为特别来宾出席2025年比勒陀利亚大学“国际学生日”活动,并以“月满中秋照中南,万里情牵共婵娟”为主题进行文化展示 [1] - 活动设置了包含茶艺、月饼制作、快板、空竹、书法、中国舞与国旗游行等多种体验项目的展台,成为二十多国展台中最具人气的展台 [1] - 比勒陀利亚大学拥有来自约133个国家的134名国际教职员工和4008名国际学生,每年举办“国际学生日”活动旨在通过文化多样性加强关系 [11] 文化展示与互动 - 空竹表演配合快板中英文顺口溜,节奏与哨声交织,吸引大量学生围观,并有印度学生等国际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 [2] - 茶艺展示环节,来自津巴布韦的研一新生塔万达体验普洱醒茶并留言“我想把这份香气带回哈拉雷” [2] - 月饼制作体验区学生可体验压花塑形过程并品尝广式莲蓉双黄或豆沙双黄月饼,一名南非学生成功制作月饼后高喊“中秋快乐” [4] - 舞台表演环节,中国舞蹈《花好月圆》在《明月几时有》乐声中演绎,获得现场一阵阵欢呼和掌声 [8][9] 活动影响与成果 - 活动期间招生咨询桌被反复“包围”,数十上百名学生不断询问中文学习项目 [10] - 截至活动结束,“南非中国文化中心孔子课堂”官方社媒累计新增关注过百人 [10] - 比勒陀利亚大学国际处顾问马库贝拉先生评价中国展台将文化变成动词,让观望者变成参与者再变成学习者,是最具穿透力的软实力 [10] - 活动让“我想学中文”成为现场最高频的句子,有效促进了文化互鉴与中南人文交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