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

搜索文档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1235.8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光大控股等
金融界· 2025-08-19 17:33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1235.84点,基日为2005年12月30日,基点1000.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5.44%,近三个月上涨36.85%,年初至今上涨46.81%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东方甄选(4.65%)、英诺赛科(3.97%)、融创中国(3.4%)、招商证券(3.09%)、中国信达(2.83%)、中金公司(2.64%)、中国银河(2.61%)、中国金茂(2.51%)、中信证券(2.41%)、中国光大控股(2.37%) [1]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占比100.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27.97% [1] - 信息技术占比18.42%,医药卫生占比17.55% [1] - 房地产占比15.64%,可选消费占比11.74% [1] - 通信服务占比5.49%,工业占比3.19%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1121.2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金茂等
金融界· 2025-08-05 16:24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1121.21点 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且基点为1000点[1] - 近一个月上涨14.17% 近三个月上涨22.33% 年初至今上涨33.19%[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英诺赛科(4.02%)、融创中国(3.78%)、招商证券(2.93%)、东方甄选(2.79%)、中国信达(2.69%)、中国金茂(2.6%)、微创医疗(2.48%)、中金公司(2.42%)、广发证券(2.39%)、中国银河(2.39%)[1] - 全部持仓样本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26.87% 信息技术占19.21% 医药卫生占17.51%[1] - 房地产行业占比16.45% 可选消费占10.51% 通信服务占6.08% 工业占3.38%[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2]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914.1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信达等
金融界· 2025-06-23 16:27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收914.13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68%,近三个月下跌8.75%,年初至今累计上涨8.59% [1] - 指数基日为2005年12月30日,基点1000点 [1] 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5.04%,融创中国以3.55%居首 [1] - 招商证券(2.84%)、中国信达(2.64%)、中国金茂(2.44%)分列第二至四位 [1] - 哔哩哔哩-W(2.43%)、万科企业(2.3%)等新经济与地产企业占据主要权重 [1] 行业分布 - 金融业占比26.68%,为第一大权重行业 [1] - 房地产(17.81%)、信息技术(17.47%)、医药卫生(16.60%)形成第二梯队 [1] - 可选消费(11.38%)、通信服务(6.04%)及工业(4.02%)构成补充板块 [1] 市场与调整机制 - 成分股全部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同步调整,特殊情况下会启动临时调整机制 [2]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890.0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华虹半导体等
金融界· 2025-06-03 16:07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890.07点,当日呈现低开高走态势[1] - 近一个月上涨0.64%,近三个月下跌6.38%,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28%[1] - 指数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基点设置为1000.0点[1] 权重构成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7.05%,其中微创机器人-B以4.17%位居首位[1] - 众安在线(3.32%)、华虹半导体(2.82%)、药明生物(2.75%)分列第二至第四位[1] - 小鹏汽车-W(2.73%)、国泰海通(2.59%)、阿里健康(2.49%)进入前七[1] - 京东健康(2.43%)、微创医疗(2.39%)、碧桂园服务(2.36%)位列第八至第十[1] 行业分布 - 金融业占比最高达23.18%,房地产次之为21.15%[2] - 医药卫生占比17.57%,可选消费占比16.75%[2] - 信息技术(10.39%)和通信服务(4.34%)合计占比14.73%[2] - 原材料(2.82%)、主要消费(1.91%)、工业(1.88%)占比较小[2] 市场与调整机制 - 全部持仓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