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平台价格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价格治理方式 护航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解读
中国经济网· 2025-08-23 16:05
平台经济地位与作用 - 平台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和载体 在我国发展全局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扩大内需和就业创业提供新空间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1] 价格行为规范背景 - 互联网平台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的价格行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 - 平台经济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深刻变革[2] -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具有显著"双边市场"特征和"技术赋能"属性[2] - 规范价格行为是构建常态化监管机制 推动平台经济发展从"扩规模"到"优质量"的制度基石[2] 行为规则主要内容 - 文件共30条 围绕经营者自主定价 价格标示行为 价格竞争行为 消费者价格权益保护和监督机制构建治理框架[3] - 将"经营者自主定价"置于首要位置 鼓励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3] - 禁止平台经营者通过限制流量等技术手段干预平台内经营者交易价格[3] - 对"明码标价"和"预估价格标示"提出具体要求 建立标准化价格公示机制[4] - 要求提前公开差别定价和动态定价规则 防止算法技术滥用[4] - 要求公示补贴 促销规则 遏制"虚假满减""先涨后降"等行为[4] - 规定免密支付 自动续费等服务需以显著方式展示相关选项并提供便捷取消途径[4] - 鼓励建立价格争议在线解决机制 商品质量承诺和担保制度[4] 规则实施特点 -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制定 在监管制度和要求上保持稳定性[5] - 对用户长期免费且有利于创新进步和长远福利的商业模式可不认定为违法[5] - 将为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者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6] 规则实施机制 - 需要政府 平台经营者 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协同共治[7] - 政府需要强化监管统筹 优化制度供给 细化配套政策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7] - 平台经营者需要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治理 完善平台合规体系 承担主体责任[7] - 需要制度创新 技术赋能 信用建设多措并举 形成"制度牵引—技术支撑—信用约束—社会共治"的治理生态[7] - 建议加强规则与现有法律制度体系衔接 建立规则动态调整机制[7] - 推进部门数据共享 建立跨部门联动监测网络 利用数智化手段提升监管效能[7] - 实施价格合规信用承诺制度 形成价格信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