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亲子沟通
icon
搜索文档
孩子“被困”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专家支招
央视新闻· 2025-05-25 19:23
中学教师:孩子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就从手机上寻找这种陪伴。因为手机上有很多社交平台,可以满足孩子这方面的一个需求。 家长:大部分家长因为现在需要工作,所以没有人陪同孩子的时候家里有这个手机陪着他,他就会沉迷这块儿,我觉得这个是占很大的原因。 学生:我有的时候控制不住我自己,就想用手机玩很多。我也知道这样对自己身体不好,但是我自己又管不了自己,因为太想玩了。有的时候他们玩手机, 我就想他们都玩手机,我也想玩,然后就拿自己手机开始玩。 刚才您看到的是记者在北京、山东、河北等地,围绕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采访了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可以看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家庭都存 在因为孩子玩手机产生的矛盾。今年5月是第二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我们来关注手机和孩子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上海,2020年至2025年, 上海12355热线青少年心理咨询量从4万余人次增至10万余人次。今年前4个月的咨询中,亲子沟通类问题和情绪问题占比近五成,孩子沉迷手机是家长求助 的焦点。 电话一头的家长,孩子今年上五年级。平时父母陪伴少,交给外公带。寒假期间,这个孩子借查作业之名破解外公手机密码,沉迷游戏一个多月未被察觉。 ...
信“心”心理问答|从“鸡飞狗跳”到“双向奔赴”:青春期孩子的沟通密码
经济观察报· 2025-05-04 09:28
文章核心观点 青春期亲子冲突普遍,家长不必自责,可从心理发展规律、沟通策略调整和具体行动方案等方面改善亲子关系 [3] 分组1:青春期孩子心理发展规律 - 青春期孩子负责理性决策的前额叶皮层发育滞后于情绪脑,易冲动、情绪起伏大,摔书、冷战等行为是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的体现 [3] - 孩子渴望被尊重、成为独立个体,家长否定其想法易让孩子产生防御心理,“冷处理”会让孩子被冷落,“说教式安慰”难触及孩子情感深处 [3] 分组2:沟通策略调整 - 沟通从“说服”转变为“共情”,描述孩子情绪并表达理解,减少直接给建议,用自我暴露降低孩子防御心理 [4] - 下达指令用“有限选择”代替命令,在保障底线前提下给予孩子自主决策权 [4] - 开展“非对抗性”对话小活动,每周固定时间就孩子相关话题平等交流,用“发言权杖”保障发言,围绕具体事件讨论,避免翻旧账 [4] 分组3:具体行动方案 - 孩子情绪极端暴躁时,家长准备“情绪急救包”让自己平静,等孩子平复后引导其表达想法而非指责 [5] - 孩子不愿交流说明信任感有问题,可通过每天3分钟“积极关注”和主动承认说教修复信任,为孩子示范自我觉察 [6] - 家长可加入本地家长互助小组倾诉,每天花时间自我觉察,按“事实 - 感受 - 需求 - 行动”格式梳理焦虑事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