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脏

搜索文档
大阪大学利用iPS细胞造出“迷你肝脏”
日经中文网· 2025-04-27 11:19
大阪大学iPS细胞肝脏类器官研究 - 大阪大学武部贵则教授团队利用iPS细胞成功制造出再现人类肝脏结构和功能的"类器官",并计划在2~3年内推进人工肝脏的临床试验 [2][6] - 研究团队发现维生素C和胆红素是形成肝脏结构的关键物质,通过基因改造使细胞自主合成维生素C,同时从外部添加胆红素 [4][6] - 混合培养添加两种物质的肝细胞后形成功能性类器官,移植至肝衰竭小鼠体内可显著提高存活率及氨分解能力 [6] 肝脏类器官技术突破 - 人类肝脏具有三层不同功能结构(糖生成、脂肪分解、氨分解),此前缺乏有效方法再现其完整功能 [4] - 该技术首次实现通过化学物质调控iPS细胞分化路径,形成具备分层结构的迷你肝脏 [4][6]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标志着类器官技术向复杂器官再造迈出关键一步 [6] 产业化应用前景 - 研究团队下一步将扩大类器官规模,开发可用于临床的人工肝脏装置 [2][6] - 该技术路径有望成为肝衰竭治疗的新方案,突破当前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限制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