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供需结构错配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疯狂加码理工科
投资界· 2025-06-16 15:15
理工科扩招趋势 - 顶尖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025年新增150个本科招生名额,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理工科专业 [6] - 复旦大学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压缩至20%,腾出资源发展理工科 [6] - 2025年全国高校新增1839个专业点,其中2/3为工科,撤销的3600多个专业点中多数为文科 [7] - 教育部2025年新增29种本科专业,12个为理工学科,包括智能视听工程、工业软件、时空信息工程等 [7][8][9] 政策与资源倾斜 - 教育部2023年提出优化调整20%高校学科专业布点,重点布局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制造等理工科 [7] - "101计划"覆盖77所高校,计算机、数学、物理等理工科专业占比超70%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5年预算达226亿元,较2021年增长118亿元,增幅超50%,增速超清华北大 [10][12] - "国防七子"高校预算经费五年内均进入全国前20,理工科院校经费增幅显著 [10][12] 人才供需与结构问题 - 中国每年培养理工科毕业生数量是美国的8倍,但制造业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比仅3.55%,远低于德国(23.2%)[23][25] - 美国劳工数据显示仅10%理工科毕业生能对口就业,计算机领域2/3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 [22] - 部分高校理工科专业10%学生无法按时毕业,即使入学时为全省前2%的考生 [27] - 土木工程专业从热门沦为"天坑",部分高校通过更名为"智能建造"寻求转型 [21][29] 战略背景与行业风险 - 理工科扩张本质为国家应对科技封锁的战略蓄水,通过扩大人才基数突破"卡脖子"领域 [16] - 高校双一流评估体系中13个ESI学科为理工科,占比过半,理工科更易获得科研经费和项目 [17][18] - 当前热门领域如人工智能、芯片等可能重复土木工程产能过剩路径,存在结构性失业风险 [20][30] - 教育体系侧重筛选而非培养,导致部分理工科学生难以掌握核心技术,成为行业"炮灰"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