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强制注销

搜索文档
破解从业资格“挂而不销”顽疾监管新规为私募离职人员开绿灯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7
私募基金从业人员资格注销新规 政策背景与行业痛点 - 私募基金从业人员离职后从业资格注销长期依赖原机构审核,导致"挂而不销"现象普遍,部分从业人员需等待1-2年才能完成注销 [2][3] - 原规定要求机构5个工作日内办理注销,但实际执行中因机构拖延或故意卡人导致流程失灵,衍生社保缴纳、劳动关系认定等问题 [3] - 行业人才流动受限,离职率上升与量化私募高薪挖人加剧竞争,部分机构薪酬结构和激励机制不足进一步推动人员流动 [8] 新规核心内容 - 中基协上线"强制注销"通道,允许离职6个月以上的从业人员通过在线平台提交申请,突破原机构单一路径限制 [1][4] - 申请条件包括:实际离职状态、离职超6个月、无暂停受理情形,高管需先完成工商变更 [5] - 需提交离职证明、现机构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等材料,缺失材料需补充仲裁或法院文书 [5] - 原机构5个工作日内未处理申请,申请人可直接向中基协提交,协会5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 [5] 行业影响 - 降低从业人员职业转换成本,解决资格"挂靠"束缚,保障职业自由与权益 [8] - 倒逼私募机构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改善薪酬体系与职业发展规划 [8] - 促进行业人才合理流动,形成更公平竞争环境,尤其利好量化私募等人才密集型领域 [8] 实施细节 - 中基协强调优先通过正常流程协商注销,要求信息真实完整,机构需及时完成离职人员信息变更 [6][7] - 高级管理人员强制离职需同步完成工商登记变更,确保合规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