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建拿地
icon
搜索文档
地产图谱|前10月“抱团”拿地频现 中海、招商领跑新增货值榜
新京报· 2025-11-04 21:28
行业整体拿地趋势 - 1-10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为7838亿元,同比增长26.4%,但增速较1-9月大幅收窄 [2] - 行业投资更趋理性与谨慎,房企倾向于通过联合拿地分散风险、共享利益 [1] - 自2025年下半年起,典型企业拿地力度持续下滑,10月重点监测的30家企业中超半数未有拿地动作 [9] - 1-10月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为0.29,较9月末降低0.02,但销售TOP10房企拿地销售比达0.42,投资积极性远高于其他梯队 [9] 房企新增货值与排名 - 1-10月新增货值前三名企业为中海地产(1370亿元)、招商蛇口(1807亿元)、绿城中国(1209亿元) [3][5] - 1-9月新增货值前三名则为绿城中国、保利发展和中海地产,显示排名动态变化 [1][5] - 共有5家房企全口径新增货值超过1000亿元 [3] - 权益拿地金额前三名企业为中海地产(827亿元)、绿城中国(564亿元)、招商蛇口(562亿元) [5] 联合拿地策略与模式 - 联合拿地成为主流策略,10月份多宗土地为联合体竞得,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 [6][8] - 联合体形式多样,包括“央企+地方国资”以及“房企+资方”等模式 [7] - 部分项目通过联合拿地提前锁定开发权,并以代建形式展开,例如绿城管理负责代建苏州某地块 [7] - 上海静安地块经过52轮竞价,由招商、越秀地产等组成的联合体以77.37亿元竞得 [6] - 中海地产、招商蛇口等通过参与徐汇东安城市更新项目(协议总出让金额439.5亿元)大幅提升货值 [5] 城市土地市场分化 - 10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中,上海有4宗地块入榜,总成交金额达170亿元;北京有2宗入榜,总成交金额54亿元 [8] - 上海、杭州土拍热度持续,杭州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达16% [8] - 广州、成都、青岛、长沙的核心区优质地块关注度高,但其余区域较为冷清,平均溢价率约5% [8] - 武汉受高库存影响,房企补仓力度偏弱 [8] - 青岛崂山区地块溢价率26%(成交价3.9亿元),为10月溢价最高地块 [8] 头部企业投资布局 - 头部企业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加大补仓力度,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拿地主力 [5] - 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 [5] - 建发房产在杭州、北京、苏州和成都四个城市跻身拿地金额前十 [5] - 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额第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