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论(FTPL)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第三使命”:背景、经验、争议与影响
平安证券· 2025-11-20 16:12
美联储“第三使命”的讨论背景 - 美联储1977年法定使命包含“适度长期利率”,但长期被忽视,仅强调“双重使命”[7] - 新任理事米兰2025年9月3日提及“第三使命”后,10-30年期美债收益率显著下降约30个基点[8][10] - 当前美国失业率4.3%接近自然水平,通胀3.0%高于2%目标,仅凭“双重使命”不支持大幅降息[11][12] - 米兰主张大幅降息,测算合理政策利率应从4.26%降至2.49%,以应对非货币因素影响[13][15][16] - 美国国债总额突破38万亿美元,2025财年利息支出达1.22万亿美元,财政压力助推降息诉求[17][18] - 美债期限溢价由2024年的-16个基点升至2025年的+46个基点,曲线过早陡峭化需干预[19][20][21] 央行干预长期利率的实践经验 - 历史经验显示,资产购买是调控长期利率最有效的工具,但可能引发高通胀或资产价格扭曲[22][23] - 美国二战时期干预利率后,1947年CPI通胀一度逼近18%,1951年被迫恢复政策独立性[24][25] - 次贷危机后三轮QE累计购买约3.9万亿美元资产,成功压降长端利率但退出时引发“紧缩恐慌”[28][29][31] - 日本YCC政策在2016-2022年压降政府融资成本,但2022年后通胀走高迫使政策调整[36][37][55] - 欧央行资产购买计划压降主权债券利率约70-200个基点,但加剧银行盈利压力和金融失衡[39][40][42] “第三使命”的争议与市场影响 - “适度长期利率”定义模糊,中性利率预测区间分歧较大(2.6%-3.9%),实际利率偏高引发争议[43][45][46] - 货币主义与FTPL理论冲突:干预利率可能推升通胀,或需财政配合才能实现价格稳定[48][49][50] - 短期市场反应包括美元指数下跌1.7%、黄金上涨5.9%,非美资产受益于宽松预期[52][56][57] - 中期效果取决于通胀走势与财政纪律,悲观情景下政策退出可能引发全球资金回流风险[5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