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探索建立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
新华网· 2025-09-15 15:46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杭州市政府发布《杭州市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实施办法》,探索建立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 [1] - 旨在通过预防性保护“小切口”来优化营商环境“大文章” [1] - 主要目标是为知名企业的名称字号争取事前预防性保护,以应对假冒登记、名称侵权及“傍名牌”等违法行为 [1] 政策框架与结构 - 办法分为六章共二十五条,包括“总体要求”、“适用情形与纳入程序”、“公示与异议”、“保护效力”、“保护期限与退出机制”和“附则” [1] - 构建“一级保护”和“二级保护”两级体系,并规定了相应的纳入标准、审核批准和保护效力 [1] - 建立保护名录实施动态管理,规定了保护期限、延续程序和及时清理取消保护的具体情形 [1] 保护实施方式 - 保护实施有两种方式:依职权主动实施、经申请或建议实施 [1] - 企业自身,以及市或区、县(市)国资、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均可向企业登记机关建议实施保护 [1] - 适用情形为当企业名称易被他人擅自使用、误导公众时 [1] 生效时间 - 该办法自2025年11月15日起施行 [2]
杭州将出台全国首个预防性保护办法 对企业名称合法权益进行事先保护
每日商报· 2025-08-20 14:36
政策核心创新 - 杭州市政府审议通过全国首创的《杭州市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实施办法》,标志着在企业名称保护领域迈出创新性一步 [1] - 该《办法》已被列为杭州市本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1] - 改革最大突破在于建立“预防性保护”机制,对已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名称实施前置性禁限用管理,从源头遏制“搭便车”行为 [1] - 创新性设立分级保护机制,根据企业名称影响力和知名度划分为一级预防保护和二级预防保护两个层级 [1] - 保护范围不仅覆盖企业名称本身,还能同步延伸保护其关联的知名商标和老字号等权益 [1] 技术实施与名录管理 - 将依托全市动态保护名录及大数据AI风险预警技术,提升名称登记的智能审核水平 [2] - 建立两年期的动态评估及负面清退机制,保护名录并非“终身制”,每两年重新评估保护状态 [2] - 对不再符合条件或存在负面情形的企业名称予以清退,确保名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2] 政策影响与未来规划 - 将系统性降低知名企业事后维权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大大缩短侵权纠纷的处理周期 [1] - 显著降低因名称混淆导致公众误解和不良社会影响的风险 [1] - 未来将积极探索与周边城市实现保护名录的跨市域互认,为市场主体提供更清晰、稳定的预期 [2] - 此举是杭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更可信赖的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步 [2]
杭州将出台预防性保护办法对企业名称合法权益进行事先保护
杭州日报· 2025-08-14 11:05
政策核心内容 - 杭州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杭州市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实施办法》旨在对企业名称进行预防性保护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并降低维权成本 [1] - 该政策将企业名称保护从事后保护转向事前预防以解决保护成本高效率低难度大等问题并被列入本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 [1] - 该办法是全国首个采用制度化方式实施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的举措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政策具体条款 - 《实施办法》分为六章三十三条从预防性保护方式适用情形与纳入程序保护效力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制度创新 [1] - 市场监管部门将牵头建立全市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名录重点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及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性未来产业等领域 [1] - 政策构建分级分类梯次覆盖的企业名称保护体系并对全市范围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名称开展积极主动及时有效的保护 [1] 政策延伸服务 - 市场监管部门将同步完善各项增值服务探索将企业持有的注册商标应用软件名称商品名称服务品牌等纳入同等保护范畴 [1] - 该政策以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为切入点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最优市 [2]
姚高员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杭州日报· 2025-08-13 10:55
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 - 会议研究《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草案)》旨在全面系统提升遗址保护管理工作 [1] - 保护原则包括整体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目标是实现最小干预和可持续发展 [1] - 将按照遗产区、缓冲区分级管控,落实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并强化日常监测 [1] - 计划完善配套制度并加快出台细则规范,以形成科学完备的保护管理制度体系 [1] - 强调挖掘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用好文化交流平台让良渚文化金名片熠熠生辉 [1] 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实施办法 - 会议研究《杭州市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实施办法》,旨在保护企业身份识别与品牌价值核心载体 [2] - 将建立重点企业名称保护名录,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及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性未来产业 [2] - 保护名录按照政府统筹、企业参与、社会联动原则,建立分级分类、梯次覆盖的体系 [2] - 着力提升服务质效,优化申请流程并探索将注册商标、应用软件名称等纳入同等保护范畴 [2] - 将对政策实施进行动态评估,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提供保障 [2]
市人大常委会听取我市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实施方案制定情况
杭州日报· 2025-07-22 10:40
企业名称保护政策核心内容 - 杭州市拟率先探索建立企业名称预防性保护机制,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提供支撑 [1] - 《实施办法(草案)》分为6章32条,包括总则、适用情形与纳入程序、公示与异议、保护效力、预防性保护管理、附则 [1] - 对有一定影响且易被他人擅自使用的企业名称,将纳入禁限用管理予以预先保护,发挥其作为无形资产的核心作用 [1] 政策目标与实施方向 - 旨在构建多元参与的保护格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杭州经验 [2] - 推动企业名称和实质内容保护统筹并重,提升保护穿透性 [2] -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权责边界,统筹兼顾企业发展和创新生态营造 [2] 相关配套政策动态 - 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拟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工作办法,推动相关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2] - 通过了今年下半年市政府向市人大报告事项清单,内容涉及经济产业、城市建设、民生事业等类别 [2] - 清单中包含制定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办法、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总体方案(2025-2027年)等具体事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