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商环境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咸阳市渭阳街道搭“金桥”:银企精准对接破融资难题
搜狐财经· 2025-11-21 15:41
精准摸排,夯实对接基础。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沟通壁垒与低效问题,街道采用"上门走访+线上 问卷"双渠道调研模式,组织工作人员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全面摸清企业经营状况、融资额度、资金 用途、还款计划等核心诉求,分类梳理、动态更新,建立起详实规范的企业融资需求台账,为后续"靶 向对接、精准发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让融资服务更具针对性。 近期,咸阳市渭城区渭阳街道聚焦企业核心金融需求,以搭建政企银高效沟通桥梁为抓手,组织辖区重 点企业与商业银行开展专项融资对接活动,通过供需精准匹配、服务全程护航,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 断的"金融活水"。 搭建平台,提升服务实效。街道主动对接辖区内3家商业银行,根据企业需求精准筛选适配银行机构, 邀请银行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实地考察,面对面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同时,精心组织银企对接洽谈 会,为双方搭建直接沟通的桥梁。对接过程中,街道工作人员全程做好协调服务,一方面协助企业清晰 梳理融资需求、规范整理申请材料;另一方面及时解答银企双方的疑问,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政策 解读"一站式服务,切实减少企业"跑腿次数",提高对接效率。 长效发力,优化营商环境。此次专项融资对接不仅帮助企业解 ...
上海全力净化网络空间 网络生态治理成为营商环境建设关键一环 “清朗浦江”为企业排雷为信心铺路
解放日报· 2025-11-21 09:32
记者 栗思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信心,而信心又从何而来?上海的回答是:既要筑牢经济发展的"硬底盘",也 要净化网络空间的"软环境"。2025年初,上海将"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写入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 标志着网络生态治理正式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一环。 11月20日,上海市委网信办举办"清朗浦江·2025"网络生态治理发布会,公布了一批优化营商网络 环境的典型案例,每个案例的背后都是上海为企业排雷、为信心铺路的关键落子。 利剑出击:严处违法违规行为 数字时代,一条杜撰的负面帖文,一场有组织的网络水军攻击,都可能让一个知名品牌声誉扫地、 融资受阻。 这并非危言耸听。2025年3月,上海一咖啡品牌就遭遇了这样一个"隐形炸弹"。 起初,创始人也没想到,一则移花接木其他品牌负面案例的谣言竟有如此大的杀伤力。眼看企业正 处在扩店关键时期,不少合作因此打了水漂,发帖人苏某随后还以所谓"商业合作"的名义实施敲诈勒 索。企业赶忙报警求助。 警方多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苏某通过虚构记者身份、伪造行业数据、编写传播不实负面报道等 手段,对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实施敲诈勒索。很快,苏某被依法刑事拘留,经上海网信部门协调,"筷玩 思维" ...
25个总投资65亿元产业项目签约!2025南京栖霞区金秋产业合作恳谈会举行
扬子晚报网· 2025-11-20 22:56
活动现场,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授予"2025年栖霞智造·专精特新领 军企业";18家企业被授予"2025年栖霞区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0家企业被授予"2025年栖霞区投资先锋 企业";13家单位入选"2025年栖霞区招商合作伙伴";13家单位入选"2025年栖霞区产业协同伙伴"。 本次活动成功签约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65亿元,涵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等多个新兴产 业。同时,南京区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生物医药平台、"智云经开"AI应用平台、智谷大模型集聚区公 共服务平台、卓越工程师培养双高协同平台等5个重点产业平台联合启动。 孙海东表示,今天的栖霞,得天时、居地利、聚人和,前景无限广阔,投资兴业正当其时,今年以来累 计签约项目198个、总投资超500亿元。未来,栖霞将全力升级为企服务标准,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 制,依托"企业家晨话会"等多元形式,倾听企业意见建议,及时建立共性难题和个性诉求台账,限时办 结、及时反馈,倾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聚力优化企业成长生态,着眼全生命周期加强要素供给,建好 公共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和熟化平台、生活配套等服务平台,综合运用政策、金融、规 ...
三亚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海南日报· 2025-11-18 09:37
法治政府建设荣誉 - 三亚市获评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是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县 [2]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 创新打造全国首家政务服务电商店铺,提供64项高频服务事项一键下单服务 [3] - 市级“零跑动”事项可办率达99.42%,“全省通办”事项达2254项,“跨省通办”事项达831项 [3] - 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通过极简审批改革使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超30% [3] - 中央商务区试点大主题式场景审批制度,推出“一替五证”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成本 [3] - 修订《三亚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为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提供制度保障 [4] 旅游市场法治监管 - 创新推出“包容审慎执法减免责四张清单”,明确108项“轻微不罚”情形 [5] - 通过“三亚放心游”平台建立“先行赔付”机制,实现投诉“3分钟受理、30分钟预赔付、1天内办结” [6] - 2024年平台承接投诉7735次,赔付190.85万元,追回损失84.65万元,累计挽回消费者损失275.50万元 [6] 专项领域立法与治理 - 在生态领域出台《三亚市河道生态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 [7] - 全国率先制定《三亚市水上旅游管理办法》、《三亚市促进低空旅游发展暂行办法》 [7] - 出台《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三亚市落笔洞遗址保护规定》等 [7] 国际化法治服务能力 - 三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通过外籍调解员以多语种搭建沟通桥梁,高效化解涉外纠纷 [2][7] - 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创新启用英文版起诉状和答辩状示范文本,制定21类中英文诉讼服务手册 [8] - 该法庭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分设派出审判庭,在中央商务区设置诉讼服务点,已受理千余件涉及美英等十余国的涉外民商事案件 [8]
瞄准“最佳”发力
辽宁日报· 2025-11-10 08:54
营商环境建设目标 - 主动提高营商环境建设标准,瞄准全国工商联评选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发力 [1] - 目标是在短期内实现营商环境明显好转和根本好转,使其成为地区振兴发展的硬支撑 [1] - 最终目标是对标、达标并夺标,坚定地迈向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 [2] 营商环境优化策略 - 必须知己知彼,学习最佳口碑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的深层逻辑 [1] - 通过精准精细服务消除办事卡点堵点,以创新机制打破发展瓶颈 [1] - 依靠公平秩序稳定企业预期,让企业在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感受到便捷与舒心 [1] 营商环境建设方法 - 最忌遮丑护短,需练好内功,不能回避短板和差距 [2] - 反对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搞表面提速、纸面落实和浅层改善 [2] - 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查真问题、真整改,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堵点并巩固成果 [2] - 必须身体力行,持续打磨营商环境,优化一项服务就提升一步水平 [2]
河南方城:加减融合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中国经济网· 2025-11-06 16:24
文章核心观点 - 清河镇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服务+要素保障”的模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体现在税收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和企业数量扩张上 [1][2][3][4] 党建与营商环境融合 - 党建工作与营商环境优化深度融合,探索“党建+营商环境”新路径,推动瑞锋服饰、华联制衣等企业成立党支部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1] - 建立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包联责任人常态化“一对一”走访企业,形成“走访-研判-交办-反馈”的服务闭环,解决企业用工难等实际问题 [2] 服务效能与审批流程优化 - 在服务效能上做“加法”,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创新推行“扫码入企”智慧监管,实现“无事不扰、有需必应” [2] - 精简40%的会议和文件,以务实作风为企业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 [2] 精准服务与要素保障 - 对企业反映的用地、用气、用工等诉求实行“专项攻坚、限时办结”,例如为鑫虹源食品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供气方案,高效破解燃气供应瓶颈 [3] - 依托郑渝高铁方城站、G345国道、兰南高速、焦唐高速等交通优势,着力打造门庄工业创业园、王营产业孵化园升级版 [3] 招商引资与经济成果 - 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招商50多次,新招引源农机械、泓跃冰雪体育器材、百顺祥管业等30多家企业,落地项目35个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全镇完成税收收入1081.6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98亿元,同比增长27.2%,“四上”企业增至25家 [3] 基础设施与人才支持 - 以汉山水库移民安置项目为契机拉大镇区框架,完善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4] - 通过“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等举措,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全方位保障项目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4]
福建聚焦“四个公平”激发市场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0-13 10:57
企业总量增长 - 福建省企业总量从2021年初的155.02万户增至2023年8月底的211.22万户,增幅超过36% [1] - 每千人企业数量从37.32户提升至50.38户 [1]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福建省委书记牵头负责"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课题调研并在今年首个工作日召开全省大会部署 [1] - 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准入公平、竞争公平、监管公平、权益公平"四个公平"维护市场秩序 [1] - 锚定高效进出、高效帮扶、高效检查、高效赋能"四个高效"优化监管理念 [1] 准入准营便利化改革 - 福州市晋安区首例"个转企"联办业务将个体工商户转型为有限公司,办理时间从1周缩短至不到1个工作日 [2] - 福建省推行直接变更登记模式,今年以来累计办理"个转企"登记3730户,同比增长3.38倍 [2]
哈经开区跻身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
搜狐财经· 2025-10-10 22:02
获奖与认可 - 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2025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奖项 [1][3] - 该奖项基于政务服务、市场环境、法治保障等七大维度的综合考评 [1] - 获奖标志着其营商环境建设成果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有助于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 [1] 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 - 在全省率先公布包含“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在内的8个事项清单 [4] - 打造的“一刻钟政务服务圈”实践案例入选2024年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4] - 推行“减证便民”改革,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仅需3分钟即可开具 [5] - 作为全省首推“无证明城区创建”的区域,开通无感信用核查和失信企业“无感修复” [5] - 累计推出300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30项在全市全省复制推广 [6] - 创新建立招商引资服务专员机制,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全要素全流程服务 [6]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依托DeepSeek大数据模型建设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底座 [5] - 推出智能AI政务业务咨询虚拟数字人“平平”,创新“一屏同办”服务 [5] - 作为省内首个使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系统”的区域,实现政策“免申即享” [6] 成效与项目案例 - 哈尔滨联合飞机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从开工到一期厂房封顶用时126天 [6] - 波司登产业基地项目从洽谈到签约用时100天,从签约到开工建设用时65天 [6] - 通过“体制机制破冰+数码技术赋能+改革创新领航”组合拳,构建营商环境“强磁场” [4]
东方:审批繁冗“合”以巧解
海南日报· 2025-10-04 09:51
改革核心机制 - 采用“一体集成”模式,将同一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评审、预算审核、行业审查和施工图编制合并,由1家工程咨询单位编制1份综合性报告,用1个步骤完成过去4个环节的工作 [5] - 采用“一果多用”机制,将行政审批部门的初步设计及概算评审与行业主管部门的预算审核和行业审查合并,由一家单位进行整体性审查并出具综合性评审报告,供各主管部门共享使用 [5] - 改革的核心出发点是便民利企,在流程再造、精简环节和提高效率上下功夫 [5] 效率提升成效 - 项目审批环节从传统的12个精简至4个,精简率达到66.7% [6] - 采用新审批模式后,从初步设计概算到项目招投标仅需20个工作日,相比传统模式所需的70个工作日,压缩时限达71% [7] - 罗带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从报批到拿到施工许可仅用了26小时 [4] - 感恩河口砂质岸线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从初步设计到完成施工招投标仅用时3个月,比常规审批流程节约了3个多月 [7] 成本节约与风险控制 - 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可节约20%以上 [6] - 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及改造工程因改革大幅节省审批时间,并节约资金成本约26.5万元 [7] - 改革通过编制单位和评审机构的深度介入,从根本上杜绝了概算评审和预算审核不一致、预算超概算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了项目实施风险 [6] 改革推广与影响 - 自2023年1月全面推广以来,截至当年8月,东方市各单位已按新规送审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超170件 [2] - 此项改革已入选海南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和优化营商环境示范案例 [2] - 湘科控股集团从签约到拿地仅用了45天,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7]
强园区 促开放 成都青白江发布100条优化营商环境新政
第一财经· 2025-09-28 18:45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成都青白江区发布“强园区促开放优化营商环境100条新政”,开启营商环境7.0建设时代 [1] - 新政聚焦“枢纽建设、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作风建设”五大领域,共20个方面100条举措 [3] - 政策目标为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建设产业生态最好、政务服务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3] 枢纽建设与国际物流 - 将枢纽建设作为立区“第一要务”,持续推进“8大方向、20条国际干线”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建设 [4] - 通过“澜湄蓉”鲜果专列“一箱到底”全冷链模式,实现泰国榴莲最快72小时直达成都,较海运提速70%、较空运降本50%,损耗率趋近于零 [4] - 推广“铁路快通”监管模式,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平均压缩约24小时,单个集装箱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00元 [6] - 今年上半年,青白江区五大临港贸易产业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02.4亿元,增长52.8% [7] 园区建设与政务服务 - 新政突出园区建设,“园区”一词出现29次,打造“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的服务新生态 [8] - 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省级试点,在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可一站式获取政务办理、知识产权托管、金融贷款等涉企服务 [8][10] - 优化惠企政策服务,对新出台政策事项免申即享率原则上不低于30%,并编制“一企一策”政策摘要 [10] 项目建设与要素保障 - 新政梳理提出从项目洽谈到竣工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方案 [11] - 在早开工方面,整合15个部门审批服务事项,将申请材料由29份压减至16份,可实现10天9证连发 [13] - 推行政府采购领域信用承诺制度,以信用承诺函代替5方面证明材料 [14] - 探索在依法必须招标的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推行“暗标盲评”模式 [14] 企业发展与法治环境 - 依托四川省涉外知识产权工作指导站等平台,为企业提供多维度知识产权服务 [15] - 建立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对守法诚信企业降低检查频次,并建立健全涉企“一码检查”机制 [15] - 建立类型化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行简案快办机制,并探索建立企业诉讼保全“白名单”制度 [16] 作风建设与政企互动 - 常态化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出海”方案 [17] - 中国重汽成都商用车公司受益于营商环境,今年1-7月总产量逾1.7万辆,同比增长70.3%;国际订单近3000辆,同比增长125.19%;累计产值逾50亿元,同比增长33% [17] - 2024年9月以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超4000家次,收集诉求1409件,协调解决问题1398件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