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整体论

搜索文档
陈春花:企业管理整体论及7个基本原理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18:24
管理整体论的核心观点 - 管理需要回归"整体论",按照"企业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去理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2] - 提出"管理整体论"的七个判断,建立一个"整体观",形成管理者真实而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的框架 [2] 原理1: 经营者的信仰就是创造顾客价值 - 对企业的定义及理解必须从顾客端开始,企业为顾客存在 [3] - 真正影响企业持续成功的主要重心是专注、聚焦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力量 [3] - 新的经营假设的核心是价值由顾客和企业共同创造的,顾客更关注自己的体验和消费过程的价值创造 [3] - 企业需要打破和顾客之间的界限,与顾客融合在一起 [3] - 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企业应该是基于整个价值链或者价值网思考的企业 [4] - "以顾客为中心"要求企业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保持与顾客思维模式的契合 [5] 原理2: 顾客在哪里,组织的边界就在哪里 - 在动态环境下,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演变为速度、柔性化、整合和创新 [6] - 为了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组织边界必须相应地做出调整与突破 [6] - 顾客的成长性是其根本特征,企业如果无法与顾客一起成长,就会失去自身的成长可能性 [6] - 顾客在哪里,组织边界就在哪里,提供这个边界的能力可能不是企业自己,可能是合作伙伴 [7] - 要跨界,和别人合作,从而拥有顾客所需要的新能力 [8] 原理3: 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 - 成本是商品整体价值的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牺牲 [9] - 如果企业愿意在成本部分做牺牲,那么这种牺牲必须是有意义的,必须能获得价值并能被感知到 [9] - 在员工身上的投入和在顾客身上的投入,在成本上都是有意义的价值牺牲 [11] - 没有最低成本,只有合理成本,产品和服务符合顾客期望即为合理 [11] - 成本是品质、吸引力和决心 [11] 原理4: 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激活人 - 管理无效的原因是没有把人放在组织中去理解,忽略了人与组织融为一体的特征 [12] - 组织要实现组织目标一定要依附于有创造力的个体 [12] - 组织具有全新的属性:平台属性、开放属性、协同属性、幸福属性,这些属性是为了释放人的价值创造 [12] - 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要围绕"工作目标"和"人的价值"展开 [12] - 管理一定要做好"让人在组织中有意义"这件事情 [13] - 管理要让每个人与工作目标相关 [13] 原理5: 驾驭不确定性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 - 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已经由内部转到外部,组织绩效由组织外部的因素决定 [14] - 组织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求一个发展空间成为组织管理工作的内容 [14] - 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要确保组织可以跟上环境的变化,让组织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 [15] - 管理者需要认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常态,而且是经营的机会和条件 [15] - 管理者需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拥有超越自身经验的能力 [15] 原理6: 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 - 组织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拓展个体的能力 [16] - 管理者需要接受将业务与人类的基本理想相联系的管理理念 [16] - 组织以员工为核心构建一个共同的价值共享系统,为个体实现价值创造提供机会与条件 [16] - 在应对不确定性时,个人只有借助组织平台才会释放自己的价值 [17] - 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这一转变是激活组织的选择 [17] 原理7: 效率源于协同而非分工 - 互联技术的出现以及更加巨大的变革与冲突,导致不确定性增加,组织需要一个更类似于"生态系统"的逻辑 [18] - 在无限链接的空间中,企业内部必须拥有开放的、社区化的组织形态 [18] - 企业外部表现为以顾客为核心的相互链接的价值共同体 [18] - 今天,组织需要解决的是整体效率问题,这既涉及组织内部,又涉及组织间与组织外部 [19] - 组织间和组织外部的效率则需要依靠协同,依靠于信息交换与共享 [19] - 协同发展将是企业间主要的发展模式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