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艺创新
搜索文档
指尖翻飞“编”潮品:胶东柳编从田舍走向国际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14:21
指尖翻飞"编"潮品:胶东柳编从田舍走向国际 图为于吉治正在编织柳编制品。曲正扬 摄 "柳编看着简单,实则七分选料、三分手艺。"于吉治说,柳条须选当地特有的"大红头""白柳条"等品 种,采收后要逐根筛选,只留粗细均匀、无虫无疤的优质条。选好的柳条还需经过浸泡、蒸煮等工序, 经历"水与火的考验",方能变得柔韧结实,经久耐用。 编织技法讲究"量体裁衣",不同手法对应不同用途。平编做出的果盘平整透光;勒编适合粮囤,扎实防 漏;拧编则能制出带螺旋纹的提手。 中新网烟台11月18日电 题:指尖翻飞"编"潮品:胶东柳编从田舍走向国际 作者 杨馥宁 王娇妮 指尖翻飞间,手艺人于吉治用几根胶东柳条便勾勒出器物的雏形。在烟台市牟平区的一间柳编工作室 里,一件件柳编制品已从往日的簸箕、果筐,蜕变为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尚潮品。 柳编在山东胶东地区传承已久,曾是当地人农闲时的"副业"。于吉治的技艺源自家族传承,"没有专门 拜师,小时候看长辈编,自己也跟着做,慢慢就学会了"。他回忆,早年村里还有柳编组,主要编织簸 箕、篓子、苹果筐等农家用具。随着塑料制品普及,这门老手艺一度淡出人们视野。 转机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一位苦寻柳编花器不得的花 ...
生财有道丨粉嫩可爱的龙头,你肯定没见过!80后匠人让顺德容桂龙舟破圈
搜狐财经· 2025-06-03 15:31
龙舟制作行业 - 容桂龙舟以坤甸木为材料制作 沉在河泥中保存才能经久耐用 [3] - 龙舟装饰件制作行业存在创新与传统的结合 80后匠人杨敬和在配色上进行大胆创新 [4][7][8] - 老一辈工匠如69岁的梁海英继承父亲手艺 工作室制作能自己"动"的龙舟模型 [10][11][13] 龙舟文化特色 - 顺德容桂龙舟以"比比谁更美"为特点 端午节期间色彩缤纷的龙舟挤满河道 [4] - 杨敬和创作了以"龙母、地母、天后"三位女性角色为基础的紫色与粉色搭配龙头龙尾作品 [7] - 104岁明伯与69岁海叔父子制作的龙舟模型 90%以上人物装饰部件能活动 [16] 行业发展特点 - 行业呈现坚守传统与勇于创新并存的特点 年轻匠人引入西方艺术流派风格 [8][11] - 龙舟制作融合机械加工技术 使模型部件实现可动功能 [13][16] - 行业整体展现不拘一格的特色 推动端午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