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场景的科技化改造

搜索文档
从“双奥”创意 到文旅消费新形态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广州实践
金融时报· 2025-06-25 11:18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产业 - 公司参与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多个标志性数字创意项目展示,包括祥云"碗边"、奥运五环、地球影像、卷轴屏幕、冰立方和冰瀑布等[1] - 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实现传统文化场景科技化改造,如《将进酒》挥毫动画和杜丽娘游园惊梦的虚实结合演绎[2] - 采用沉浸式技术还原历史场景,例如让观众"走入"《清明上河图》的宋代街市,形成付费展览的二销模式[2] 文旅消费升级方向 - 核心策略包括科技手段重构传统场景体验和以IP开发新型沉浸式产品[2] - 政策支持文旅创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推动线上线下多业态融合[2] - 行业形成"数字+文旅"融合创新模式,推动数字文旅产业蓬勃发展[3] 夜间文旅经济发展 - 公司布局"场景化夜游"领域,策划开封府全息同签厅《大宋谜案》和《南衙千秋月》夜游项目[4] - 夜间文旅模式包括沉浸式灯光秀、夜间演艺、IP互动体验等,旨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和提升消费意愿[4] -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国家级夜间文旅集聚区客流量达7595 44万人次(同比+5 2%),全年夜间旅游总花费预计1 91万亿元(同比+21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