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位错
icon
搜索文档
医生把输卵管错当阑尾切除,院方致歉
虎嗅· 2025-07-01 18:13
本应切除阑尾,医生却在手术中错切了输卵管。6月27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网站通报一起"医疗风险警示事件"。 涉事医院为当地公立医院明爱医院。一名48岁妇女因腹痛到医院求医,该院医生在进行微创阑尾切除术时,错把患者的右侧输卵管当成阑尾切 掉了。术后第5天的检查提示,病变阑尾仍在患者体内。 "在医学上,手术部位错误属于绝对不能发生、不可饶恕的医疗事故。""医法汇"创始人、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勇律师告诉"医学界", 这说明涉事医院没有遵守并执行医疗质量安全相关制度,手术安全核查等医疗流程存在漏洞。 目前,涉事医院已向患者及家属致歉,并成立由五位非本院专业人士组成的"根源分析委员会",承诺8周内完成报告并提出改善建议。 术后5天,发现切错了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网站通报,涉事女患者于今年6月17日因腹痛被收入香港明爱医院外科病房。 次日的腹部CT检查提示,患者有早期阑尾炎、轻微结肠炎,右侧输卵管旁有一微小囊肿。 通报称,CT检查当晚,该名患者被安排紧急手术,手术内容是腹腔镜下微创阑尾切除。术中,手术部位曾出现渗血。经处理后,右侧输卵管 旁囊肿有撕裂现象。 主刀医生随即请来副顾问医生(高级别专科医生,至少从业10 ...
治好金属“慢性病”,有妙招(唠“科”)
人民日报· 2025-05-17 06:12
金属疲劳损伤机制 - 金属在循环应力作用下会产生"慢性病",专业名称为循环蠕变或棘轮效应,导致内部结构损伤积累直至断裂[1] - 金属由微小晶粒堆叠而成,内部变形通过"位错"协调,反复受力时位错会单向滑动导致不可逆变形[1] - 传统高强度金属在反复弯曲时会出现"循环软化"和"应变局域化"现象,最终突然崩溃[2] 现有技术局限性 - 纳米晶强化方案虽提高强度但导致材料脆性增加[2] - 位错结构引入方案在循环应力下会出现结构粗化,损伤易集中[2] - 传统理论认为高强度与抗疲劳性能不可兼得[2] 新型结构设计突破 - 中科院团队开发往复扭转技术,实现金属材料高强度与低棘轮变形速率的统一[3] - 采用梯度位错结构设计:外层高密度位错区+中层过渡层+内部低密度区,有效分散应力[3] - 引入共格马氏体相变机制,通过原子结构转变生成亚10纳米层片阻挡位错运动[3] 技术性能指标 - 新材料强度提升2.6倍[4] - 抗循环蠕变能力比同类材料增强百倍至万倍[4] - 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叶片、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等关键部件寿命延长[4]
重要研究!我国新突破!
券商中国· 2025-04-05 07:22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科学家提出全新结构设计思路,让金属材料在保持强度和塑性的同时大幅提升稳定性,成果于4月4日在《科学》发表 [1] 分组1:金属材料不稳定原因 - 金属材料不稳定是因存在“位错”缺陷,受单向波动外力时位错移动积累,形成不可逆转变形和裂纹,导致突然断裂,破坏材料稳定性 [2] 分组2:全新结构设计思路 - 科研人员通过控制金属往复扭转特定工艺参数,在其内部引入空间梯度有序分布的亚微米尺度稳定位错结构,像植入三维“防撞墙”筋骨网络,阻碍位错活动 [2] - 科研团队用循环扭转技术在晶粒内部搭建结构单元尺寸只有头发丝粗细三百分之一的“钢筋骨架”(位错胞),变形时位错胞发挥关键作用,外力来袭时内部形成更密集“防撞墙”,如同注入纳米“减震器”,使金属“遇强更强”且强化过程均匀,无局域变形损伤 [2] 分组3:新突破成果及意义 - 搭完“钢筋骨架”的金属材料抗循环蠕变能力比传统金属材料提高一百到一万倍,不改变金属形状、尺寸、表面状态,但服役稳定性大幅提升 [3] - 新突破对航空发动机、压力容器等现代工业研发制造有重要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