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伦理
icon
搜索文档
仿生人会梦见奥运会吗?
新华社· 2025-08-28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人类体育运动的本质、伦理和未来构成深刻挑战,引发对“什么是人”以及体育核心价值在于不可量化的情感与精神的思考 [1][2][7] 科技发展与体育表现 -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已成功举办,机器人在1500米项目中跑出6分34秒40的成绩,虽落后于人类3分26秒00的纪录,但预计差距将迅速缩小 [2] - 科技对体育的冲击早有先例,如“鲨鱼皮”泳衣、假肢“刀锋战士”以及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在围棋上战胜人类顶尖选手 [3] - 若不局限于人形,机器在“更快、更高、更强”的物理维度上已超越人类,例如轮椅马拉松纪录已突破1小时18分,远超人类全程马拉松的2小时极限 [4] 体育的核心价值与人类独特性 - 体育最动人的部分并非桂冠与纪录,而是源于无法被算法量化的抉择及其背后穿越时空的情感,如刘长春、阿赫瓦里、施泰纳等运动员的故事所体现 [5][6] - 体育是人类情绪的集合体,能使不同背景的千万人心灵同频共振,是一种无需“情绪调节器”的英雄主义表现 [7] 未来展望与潜在演变 - 未来可能出现由AI自主设计项目和规则的“仿生人奥运会” [7] - 随着基因编辑、神经植入芯片等科技发展,未来可能出现经过增强的“新人类”与仿生人同场竞技的场景 [7][8] - 未来的新人类和仿生人可能会以怀旧视角看待今天的奥林匹克运动,如同现代人参观古代奥运文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