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食品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警惕“伪营养师”推销保健食品,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
央视网· 2025-11-19 10:35
央视网消息:据中消协网站消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显著上升,但 对相关专业资质的辨别能力不足,让一些"伪营养师"有了可乘之机。这些"伪营养师"利用消费者对自身 健康的关注,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构建起层层迷魂阵,刻意营造焦虑氛围、精心设计围猎套路,制 造连环骗局侵害消费者权益。他们擅长在各种社交平台塑造"健康管理师""营养顾问"等专业形象外衣, 通过短期速成的培训证书装点门面,甚至直接伪造资质证明。然后,通过虚构的"健康奇迹"案例和定制 化方案说辞获取信任,再以"疗程套餐""买多省多"等名义强制或诱导消费者大量购买,其产品价格远高 于市场同类。整套流程下来,消费者动辄被骗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更讽刺的是,无论咨询"减肥"还 是"孕期营养补充","伪营养师"给出的推荐方案几乎一致,所谓的"个性化指导"不过是推销的话术。 为破除养生陷阱、摆脱健康焦虑、树立科学理性消费观念,中国消费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 提醒广大消费者明确判断标准,坚守消费底线,维护自身权益。 二、坚守消费底线 消费者要坚守"科学理性"的消费底线,明确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伪营养师"为 兜售保健食品,会夸 ...
两部门发布消费提示: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15:59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旨在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安全地消费保健食品 [1] - 保健食品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非法添加等问题,侵害消费者权益并威胁生命健康 [1] 产品定义与法规 - 根据国家标准,保健食品是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2] - 保健食品与药品有本质区别,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2] - 合法的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有“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产品信息可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 [3] - 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被限定为24项,超出此范围的功能宣称均属违法 [3][4][5] 市场宣传规范 - 任何宣传保健食品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攻克”癌症、“替代”胰岛素等说辞,均属违法虚假宣传 [6] - 行业提醒消费者患病需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切勿用保健食品替代药物而延误治疗 [7] 消费者行为指引 - 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型商场、超市、连锁药店或资质齐全的线上官方旗舰店进行购买 [8] - 对无固定经营场所、电话推销、个人兜售等方式要保持警惕 [8] - 购买时应向商家索要注明商品名称、规格和价格的发票或购物凭证,并妥善保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