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壳式摘帽

搜索文档
三类方式化解风险 年内28家公司“脱星”“摘帽”
证券日报· 2025-06-03 00:08
上市公司"脱星摘帽"概况 - 2024年6月3日至4日,国瑞科技、先锋新材、威帝股份3家上市公司完成"摘帽"或"脱星" [1] - 截至6月3日,2024年累计28家上市公司实现"脱星摘帽",数量超过去年同期 [1] - "摘帽"公司中14家为ST公司,14家为*ST公司 [2] "脱星摘帽"实现路径 - 财务改善型:天目药业2024年营收2.17亿元(同比+78.44%),净利润1524.58万元实现扭亏,通过聚焦中成药/原料药主业及降本增效 [3] - 破产重整型:步步高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供应链,2023年9月完成重整后经营业绩显著改善 [3] - 内控修复型:多家公司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问题,完成内控缺陷整改 [4] 行业专家观点 - "摘帽"公司具有困境反转特征,行业景气驱动型公司更具持续性 [1] - 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财务改善、内控修复与司法重整三类方式 [2] - 破产重整企业通常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剥离低效资产及债转股化解债务危机 [2] 监管政策动向 - 监管部门加强对"保壳式摘帽"的监管,强化财务真实性审查和持续经营能力穿透核查 [5][6] - 明确重整收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强化关联交易穿透核查 [6] - 通过制度迭代封堵套利漏洞,推动形成"退得下、退得稳"的市场机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