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星摘帽

搜索文档
积极信号!年内近40家上市公司“脱星摘帽” 自救机会正在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21:54
退市新规实施情况 - 2025年初以来已有近40家上市公司"脱星摘帽",较2024年同期的十多家实现翻倍式增长 [2][4] - 退市进程平稳推进,与上市公司积极自救密切相关,而非此前市场预期的疾风骤雨式强制退市 [1][2][5] - 强制退市主要针对严重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及僵尸空壳企业,其他类型公司仍有较大自救机会 [5] "脱星摘帽"企业特征 - 常见被ST/*ST原因包括:业绩不达标、净资产为负、大股东占用资金、内控质量问题、行政处罚 [3] - 近40家成功企业中,14家去除*ST和12家去除ST集中在2025年5月6日-6月5日的30天内 [6] - 部分企业通过重整实现风险出清,如东方园林、傲农生物等近10家企业借助重整成功"摘帽" [3][7] 企业自救路径 - 三类企业更易成功:基本面良好但受短期影响者、通过并购/重整引入优质资产者、完成内控整改者 [9] - 具体措施包括改善经营(威帝股份等)、完成清欠解保、消除审计报告非标意见等 [6][9] - *ST花王案例显示重整后仍可能因业绩恶化(2024年亏损8.32亿元)再度被*ST [7][8] 市场影响 - "脱星摘帽"数量大增反映上市公司通过经营改善、内控强化提升了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0] - 该现象对市场产生示范效应,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促进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 [10] - 2024年年报披露后,部分企业依靠业绩改善(如金时科技、农尚环境)实现"摘帽" [6]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6月3日星期二
Wind万得· 2025-06-03 06:56
中美经贸关系 - 中方驳斥美方关于违反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的指责,强调维护权益和落实共识的坚定立场,并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 [2] - 美方单方面挑起新的经贸摩擦,加剧双边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2] A股市场展望 - 机构对6月A股行情持谨慎态度,认为市场短期有下行压力但底部结实,预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2] - 配置建议以红利资产为底仓,同时布局成长和消费方向,看好银行、算力产业链、卡牌潮玩和创新药等板块 [2] 制造业与物流数据 - 中国5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3] - 1-4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6%,物流运行展现较强韧性 [4]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5月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当月净回笼2000亿元,专家表示此举为对冲到期压力而非收紧流动性 [3] -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丰富,包括MLF、买断式逆回购和各类结构性工具 [3] 房地产行业 - 1-5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4051.9亿元,同比增长28.8%,拿地仍以央国企为主 [9] - 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部分民企也有一定投资强度 [9] 汽车行业 - 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24年的4.3%下滑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9] - "内卷式"竞争导致零部件采购价连年下降10%-15%,上游经营恶化可能影响质量 [9] 新能源与电动汽车 - 印度新电动汽车政策允许以15%优惠关税进口定价3.5万美元以上的电动汽车,要求企业投资4.86亿美元并在3年内实现25%本土化 [10] - 北汽蓝谷子公司5月销量同比增长215.11% [8] 医药行业 - 中国生物制药"得福组合"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数据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1个月,较全球"药王"帕博利珠单抗提升3.9个月 [11] - 医药股领跌港股,康方生物、美中嘉和跌超10% [5] 科技与互联网 - Meta Platforms计划在2025年底前让品牌能完全利用AI创建广告,包括个性化广告和实时版本调整 [11] - 私募机构重仓持有17.83亿份ETF,偏好科创主题ETF和自由现金流ETF [6] 大宗商品与贵金属 - 美国将钢铁和铝关税从25%提高至50%,引发钢铁股大涨,STEEL DYNAMICS和纽柯钢铁均涨逾10% [15][18] - COMEX黄金期货涨2.74%至3406.40美元/盎司,白银期货涨5.76%至34.93美元/盎司,避险情绪升温 [18] - 国际油价全线上涨,美油主力合约涨3.7%至63.04美元/桶,布油主力合约涨3.63%至65.06美元/桶 [18]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涨,道指涨0.08%,标普500涨0.41%,纳指涨0.67% [15] - 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德国DAX跌0.28%,法国CAC40跌0.19%,英国富时100涨0.02% [16] - 亚太主要股指涨跌不一,日经225跌1.3%,韩国综指涨0.05%,澳洲标普200跌0.24% [16]
三类方式化解风险 年内28家公司“脱星”“摘帽”
证券日报· 2025-06-03 00:08
上市公司"脱星摘帽"概况 - 2024年6月3日至4日,国瑞科技、先锋新材、威帝股份3家上市公司完成"摘帽"或"脱星" [1] - 截至6月3日,2024年累计28家上市公司实现"脱星摘帽",数量超过去年同期 [1] - "摘帽"公司中14家为ST公司,14家为*ST公司 [2] "脱星摘帽"实现路径 - 财务改善型:天目药业2024年营收2.17亿元(同比+78.44%),净利润1524.58万元实现扭亏,通过聚焦中成药/原料药主业及降本增效 [3] - 破产重整型:步步高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供应链,2023年9月完成重整后经营业绩显著改善 [3] - 内控修复型:多家公司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问题,完成内控缺陷整改 [4] 行业专家观点 - "摘帽"公司具有困境反转特征,行业景气驱动型公司更具持续性 [1] - 实现路径主要包括财务改善、内控修复与司法重整三类方式 [2] - 破产重整企业通常通过引入战略投资人、剥离低效资产及债转股化解债务危机 [2] 监管政策动向 - 监管部门加强对"保壳式摘帽"的监管,强化财务真实性审查和持续经营能力穿透核查 [5][6] - 明确重整收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强化关联交易穿透核查 [6] - 通过制度迭代封堵套利漏洞,推动形成"退得下、退得稳"的市场机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