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惩戒监督

搜索文档
去年1月以来,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超1300件—— 筑牢企业信用保护屏障
经济日报· 2025-08-03 05:48
信用惩戒不当问题 - 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366件 其中信用惩戒不当案件557件 失信违约案件260件 法院信用惩戒措施不当案件549件 [1] - 部分行政机关存在涉企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不及时 不当适用信用惩戒措施等问题 导致企业信用受损 [2] - 某平台2023年以来收录的1975条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均为简易程序作出 2487条信息罚款数额在500元以下 但均设置3年最长公示期 [2] 信用修复机制缺陷 - 涉企信用修复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失信行为公示信息归集不规范 二是信用修复告知不及时 [2] - 检察机关全面审查被执行行政行为 同步审查行政机关所作列入 移出违法失信名单决定的合法性 [2] - 截至今年6月30日 累计有超1700万人次迫于信用惩戒和限制消费压力 [3] 错误信用惩戒案例 - 某行政机关将罚款仅300元的行政处罚信息按最长3年公示期公示 存在不当惩戒情形 [2] - 甲公司因乙公司雇佣的袁某强未支付工资被错误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 后经检察机关介入恢复信用 [3] - 某地8家破产企业中仍有5家企业法人被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执行措施 经检察机关督促后解除 [4] 信用修复措施 - 检察机关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法院及时终结不当执行程序 解除违法限制高消费措施 [4] - 推动法院开展涉企信用修复专项行动 帮助企业修复信用 纾困解难 [4] - 企业有权申请信用修复 有关部门应履行信用修复告知义务 及时删除失信公示信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