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惩戒监督

搜索文档
去年1月以来,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超1300件—— 筑牢企业信用保护屏障
经济日报· 2025-08-03 05:48
小额处罚信息按最长3年公示、有能力清偿账款却仍在"老赖"名单里……企业的信用为何莫名受损?7月 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今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社会信用领域行政检察监 督案件1366件。其中,办理行政机关信用惩戒不当案件557件、失信违约案件260件,办理法院信用惩戒 措施不当案件549件。通过精准监督,检察机关进一步提升信用惩戒精准度,推动严格规范公正适用失 信惩戒制度,帮助涉案企业及时修复信用。 行政处罚公示不能"一刀切" 检察机关办案发现,部分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存在涉企行政处罚信息公示不及时、不当适用信用惩戒 措施等问题,导致部分企业信用受损,本应及时恢复的信用被人为阻碍,进而错失发展机会。 案例显示,某行政机关将罚款仅300元的行政处罚信息,按最长3年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在政务平台公 示,存在不当惩戒情形。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手段发现,该平台2023年以来收录的1975条行政处罚公示 信息均为简易程序作出,2487条信息罚款数额在500元以下,但均设置3年最长公示期。针对这类错误或 不当公示行为,检察机关依法提出检察建议督促纠正,及时恢复涉案企业信用,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最高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