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修复

搜索文档
园区企业信用修复“一网通办”
苏州日报· 2025-07-05 08:39
"过去,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时,要去多个部门跑好几趟。"园区法院破产团队负责人王贤成介绍,此 前,失信企业在信用修复过程中,面临着规则、制度、文书、信息系统等不统一的问题,存在"多头修 复""重复修复"现象,既不利于企业及早恢复信用,也不利于提升政府管理效率。为解决企业面临的信 用修复数据壁垒等问题,园区法院联合多部门形成府院联动、协同办理的工作格局,为重整企业信用修 复提供系统支持。 据了解,需要进行信用修复的重整和解企业,只需登录"园区一网通办"平台,提交一次申请,申请 场景覆盖经营异常名录移出、纳税信用修复、失信被执行人解除等七大类。申请提交后,平台将根据具 体需求自动同步市场监管、税务、法院等多个部门协同办理,真正将流程从"多头跑"优化到"一网办"。 昨天(7月4日),在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园法·启航"破产审判工作发布会上,重整和解企业信用修 复"一网通办"平台启动,通过数字化重塑信用修复流程,实现纳税、金融、司法等多类信用修复一站式 办理,为企业走出信用困境、重返市场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我国的信用修复规则基本按照正常企业的特点制定,但对重整和解企业而言,若严格按 照已有规定申请信用修复,可能让企 ...
前5月广东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3 15:45
7月2日,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和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新闻发布会在 广州召开。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少华介绍相关情况。这是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 首次发布修复助企典型案例和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营商环境的基础,是经营主体安身立命之本。据会上消息,2025年1—5月,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通过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融资1.67亿元,释放了注 册资本30.88亿元。 会上发布了"十大典型案例",分别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光明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幼儿园获批贷 款;汕头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土地开发有限公司完成股权转让登记;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 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检验有限公司银行账户解冻并完成员工遣散费用结算和薪酬支付;韶关市市场 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皮具有限公司车辆完成年审并恢复在粤港两地的通行;梅州市梅江区市场监 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贸易有限公司迁往中山市;东莞市市场监管局黄江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汽 车配件有限公司通过电商平台验证并恢复网店经营;江门市江海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传媒 有限 ...
国办:协同推动破产重整、破产和解企业高效修复信用
快讯· 2025-06-26 17:1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提出,协同推动破产重整、破产和 解企业高效修复信用。重整计划或和解协议执行期间,企业持人民法院出具的批准重整计划或认可和解 协议的裁定书提出信用修复申请,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暂时屏蔽相关失信信息、添加声明、更新信用 评价结果等多种方式积极帮助企业暂时恢复信用,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信用中国"网站,暂时解除相应 失信惩戒措施,推动重整计划或和解协议顺利执行。重整计划或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行业主管部门应 当重新评定企业信用状况,及时更新信用信息,并向"信用中国"网站共享更新后的信用信息,保障企业 正常经营和后续发展。在"信用中国"网站设立破产重整、破产和解企业信用修复专区,为企业提供信用 修复服务。 ...
国常会: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证券时报· 2025-06-13 21:24
会议指出,要用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 发展。要因地制宜做好复制推广工作,充分考虑各地实际情况,重点推进企业和群众急需的试点举措,做好与其他改革开放试点措施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要在 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更大力度开展制度型开放试验,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2013年至今,我国分7批设立了上海、广东、辽宁、山东、北京等22个 自由贸易试验区 ,形 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事关"好房子"、药品集采等。 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听取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好房子建设有 关情况汇报;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研究优化药品和耗材集采有关举措。 做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 作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主要片区不断推动开放 ...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修复企业违法失信信息877.79万条
快讯· 2025-06-09 14:33
市场监管总局消息,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修复企业违法失信信息877.79万条,同 比增长34.52%,有力激发市场活力,信用监管工作效能稳步提升,正推动我国企业信用环境迈向更高 水平。 在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列异高发行业,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监测精准识别风 险,加强年报提醒与信用指导,同时为信用修复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其快速重返正常经营轨 道。 在实施跨部门联合抽查方面,2024年度全国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企业达109.29万家,平均每次上门联 合检查约2.14次,全年累计减少上门次数124.64万次,减少上门比例53.28%,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提 高了办事效率。 今年第一季度,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活跃度再创新高,新增标准自我声明企业1.61万家,新增公开标准数 量13.97万项。山东、浙江、广东等地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标准化建设正加速成为产 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
北京发布市场监管对企服务事项清单,从初创到发展覆盖64项服务
新京报· 2025-06-09 13:35
《清单》系统划分为初创启动、经营成长、高质量发展、权益保护四个阶段。 初创阶段,根据不同类型企业业务需求,提供内外资企业设立登记、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特种设备资质认定等15 项服务。经营成长阶段,聚焦企业变更、迁移、信用管理等核心需求,提供许可资质变更、"高效办成一件事"、 信用修复、企业年报等34项服务。高质量发展阶段包括质量技术帮扶、标准化战略补助、企业标准"领跑者"行动 等9项"硬核"支持措施。权益保护阶段则聚焦名称争议裁决、消费纠纷调解、预付卡管理合规指导等6项服务,全 方位筑牢企业权益保护屏障。 6月9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市场监管部门对企服务事项清单》(简称《清单》),立足企业视角,全方位 展示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为其提供的服务事项和改革举措。《清单》实现企业从初创到权益保护全生命周期精准覆 盖,包括营业执照办理、经营资质变更、公平竞争和商业秘密保护等25类64项服务。 紧扣企业成长轨迹,《清单》系统划分为四个阶段 《清单》将"便利化"贯穿服务全链条,通过"一件事"集成办理、跨区域通办、线上智能导办等创新举措,持续提 升办事效能、优化办事体验。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布《清单》旨在进一步提升 ...
注意!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移出可以“不留痕”了!
搜狐财经· 2025-05-14 11:38
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修订 - 新修订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1][3] - 企业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后 原列入信息将不再显示 实现"不留痕"效果 [1][2] - 此前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 其信息将由市场监管总局批量处理停止公示 [2] 政策变化核心内容 - 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后 系统不再同时显示移出信息和列入信息 彻底消除历史记录 [2] - 2025年5月1日前已移出的企业 其经营异常信息将自动停止公示 无需企业申请 [2] - 新规适用于公司 个体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企业主体 [2] 政策实施影响 - 消除企业信用"污点"长期留存问题 避免对商业合作造成负面影响 [1][2] - 体现政府部门鼓励企业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 修复失信记录的导向 [2] - 有助于提升企业信誉 为企业经营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1][2]
福田推行“三书同达”助企业信用修复
深圳商报· 2025-05-08 07:21
信用修复制度创新 - 深圳市福田区自2024年7月起推行"三书同达"制度,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和申请表,开创信用监管新范式 [1] - 截至2025年3月底,该制度已帮助500多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显著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 [1] - 制度改变了企业被动寻求修复的现状,行政执法单位主动告知修复权利和途径,服务思维从"要我办"转变为"我要办" [1] 制度实施成效 - 园岭街道办案例显示信用修复审核时间缩短至1.5小时,大幅提升行政效率 [2] - 华强北街道办通过修复辅导获得企业高度认可,企业认为制度体现了政府信用建设重视和执法温度 [2] - 华富街道办建立"3个月修复回访"机制,实现涉企案件"三书同达"落实率100% [2] 制度核心价值 - 以信用修复指导前移为核心,降低行政处罚对企业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关键领域的影响 [2] - 有效提升市场主体信用意识与守信意愿,优化区域信用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