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身器材质量规范
icon
搜索文档
马上评|公共健身器材,不该是价低质次的代名词
新浪财经· 2025-06-16 14:33
行业问题与乱象 - 部分体育用品企业大量生产售卖非标准公共健身器材 管材壁厚度普遍仅2毫米 低于国标要求的2.75毫米 除锈和喷涂工艺偷工减料 导致钢材抗锈蚀能力和承重强度大幅下降 易出现断裂风险 [1] - 安装方式违规将地埋改为地上固定 通过膨胀螺丝固定 易导致立柱松动 国标明确禁止对秋千 上肢牵引器 单双杠等非框架式底座器材使用膨胀螺栓地面固定 [1] - 非标产品因成本低价格便宜存在市场空间 八件套室外健身器材在电商平台售价仅3000元左右 而符合国标产品售价在4000到4500元 [3] 监管与整治行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公安等部门于6月14日在河北定州对涉事企业依法立案调查 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 对当地体育用品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 [3] - 后续更大范围的治理整顿工作正在展开 市场监管部门从源头加强排查整治 [3] - 2023年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多部委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 要求扩大健身设施增量 提升健身设施质量 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 [4] 产业链环节漏洞 - 检测验收环节存在造假行为 部分非标器材生产企业可出示虚假检测合格证书 声称不需要送检 直接花钱购买证书 [4] - 合格证可根据客户要求按需定制 例如某某养老院 某县扶贫互助协会等名义 [4] - 招投标项目存在联系不到中标和施工单位的情况 问题器材通过虚假证明一路通过验收 [4] 行业背景与影响 - 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带动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加速普及 公共健身器材市场需求明显增长 [3] - 不当牟利空间导致生产成本被极力压缩 [3] - 需协同治理生产销售源头规范与采购招投标验收环节规范 促进健身器材消费提质 消除安全隐患和不当牟利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