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多晶硅产量

搜索文档
光伏多晶硅近况更新
2025-05-07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 光伏多晶硅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价格方面** - 五一节后硅料市场成交疲软,价格维持在每公斤37元左右,节前大厂对下游厂报价基本在每公斤37元左右,个别低价36元出头 [1][2] - 标准型致密料(期货交割品)市场参考价约为每公斤37元,替代交割品(P型致密料)价格约为每公斤34元出头,混包料价格在36 - 37元/公斤,头部企业报价偏向36 - 37元,拉晶厂希望以35 - 36元拿货,存在价格博弈 [1][3][4] - 硅业分会N型致密料均价中枢为41,000元/吨,但实际低价在37,000元/吨左右,4月中旬后电池和硅片价格崩塌,节前40,000以上无法成交 [1][8] - 替代交割品需每吨贴水12,000元 [1][9] - **产量和库存方面** - 4月多晶硅产量环比下降,4月国内实际产量约为9.6万吨,5月预计为9.3 - 9.4万吨,主要受头部企业减产和二三线企业停产检修影响,虽有新增投产能但释放情况不确定 [1][2] - 截至4月30日,整体库存约为25万多吨,五一后库存略有上升至26万吨左右 [2][3] - **企业成本和生产意愿方面** - 行业龙头公司现金成本约为27,000元/吨,交割品生产成本更高,总体现金成本可达30,000元/吨以上,因质量要求高、电耗增加等因素 [1][7] - 硅片厂商受制于市场波动,接货意愿较低,现货市场成交停滞,下游厂商普遍观望,拉晶厂库存尚存,补库意愿不强,期货价格倒挂,硅料厂生产交割品积极性不高,因利润不佳且需单独调试产线 [1][5][12][13] - **产业链排产方面** - 5月硅片环比下降不到10%,从60吉瓦降至50多吉瓦,电池维持在60吉瓦左右(可能略少为59吉瓦),组件环比下降10%左右,从60吉瓦降至50多吉瓦 [10] - **企业对后市看法方面** - 硅料企业普遍对三季度需求不看好,希望价格尽快触底回暖,部分产能减少或推迟复工,但全年不开工可能性不大 [2][18] - 当前低价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无厂商盈利,按现金成本部分厂商可维持运营,但加上折旧后多数厂商难盈利 [2][19] - **产品相关方面** - 交割品主要指n型致密覆头小料,替代交割品包括n型混包料、p型致密料和p型菜花料等,交割品因价格高部分下游企业无法承担成本,混包料配方固定,光伏硅料成交稳定 [21][30] - n型混包在产业产能中占比约为60% - 70%,下游需求比例随市场行情变化,近期n型硅料提纯投入比例降至40% - 50% [22] - 颗粒硅接受度较好,技术上可投放比例增加,取决于硅片质量和轻跳危险性的控制能力 [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农产品产线规模(算上停工检修产线)大约在几十万吨左右,硅料生产量大约在小几万吨左右 [14][15] - 交割品需要专线生产,不是所有产能都能生产,因要求较高制密率需单独调试 [16] - 部分中小多晶硅厂商有意向增加采购量,但受硅片价格不确定性、下游价格不稳定性及库存压力影响,尚未批量采购 [24] - 厂家转产新产品复杂程度较低,老产线模块小(如5万吨)技改约一个月,新投大模块(如20万吨)技术水平高,时间成本不大 [25] - n型致密副头电耗约为45 - 48度,混包料电耗约为53度,差异源于质密度、内在质量及表面金属等指标 [26] - 增加电耗通过延长还原反应时间提升纯度,降低杂质含量,铂族金属无直接影响 [27] - 碳氧含量和机体杂质影响还原过程速度,内在质量不稳定问题在一些头部企业较明显,因还原运行不好 [28] - 还原过程慢下来提高致密率,提升整体成果,更好提纯杂质 [29] - 产能协同有实际约束力,行业内存在自律机制,由协会领导自律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