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稳态

搜索文档
我研究团队发现调控肝脏稳态的汇管区巨噬细胞新亚群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10:04
研究背景与发现 - 海南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类特异性富集于肝脏汇管区的巨噬细胞新亚群——CX3CR1和CD63双阳性巨噬细胞,在维持肝脏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肝脏汇管区由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及淋巴管组成,其功能异常与多种肝脏疾病密切相关,但学界对其免疫细胞亚群及作用机制了解较少 [1] 研究方法与技术 - 研究人员运用Liver-CUBIC光透明成像技术与显微光学断层成像技术,对CX3CR1-GFP小鼠的完整肝叶开展单细胞分辨率成像 [2] - 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将肝脏汇管区密集分布的CX3CR1阳性细胞群命名为肝脏汇管区巨噬细胞亚群 [2] 研究结果与意义 - 肝脏汇管区巨噬细胞亚群能捕获肝实质细胞抗原,与汇管区T细胞形成稳定接触以调节免疫反应,并通过与肝脏交感神经直接接触保护神经结构 [2] -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模型中,该亚群缺失会导致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并加剧交感神经损伤 [2] - 研究揭示了该亚群在免疫稳态和神经保护中的作用,为肝脏免疫学和神经免疫学提供新见解,并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潜在新靶标 [3] - 《自然免疫》指出该研究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巨噬细胞靶向治疗方法以恢复组织完整性或治疗器官特异性疾病 [3]
海南大学发表最新Nature Immunology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22 07:59
肝脏免疫稳态研究 - 研究发现一种独特的肝门区巨噬细胞(LPAM)亚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功能在于维持肝脏免疫稳态 [3] - LPAM通过整合整个肝叶成像和单细胞RNA测序分析发现,其转录和空间分布与肝包膜巨噬细胞存在显著差异 [5] - LPAM存活依赖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在小鼠出生后定植于肝门区,并在肝脏稳态期间由骨髓来源细胞补充 [5] LPAM功能机制 - LPAM能高效捕获源自肝细胞的抗原,并与门静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紧密相互作用 [5] -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期间,LPAM缺失导致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并加重交感神经变性 [5] - 研究表明肝门区已成为调控肝脏稳态和疾病的重要区域 [7] 研究意义 - 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神经相关门静脉巨噬细胞亚群,其功能在于维持肝脏免疫稳态 [6] - 组织巨噬细胞通过捕获抗原、保护交感神经以及在炎症时限制中性粒细胞募集来发挥免疫稳态功能 [7] - 研究由海南大学张智红教授、骆清铭院士、刘征研究员等团队完成,发表于Nature Immunology期刊 [2]
【科技日报】一种特定蛋白能精准识菌 助肠道免疫维持稳态
科技日报· 2025-06-17 09:00
研究突破 - 中国科学院团队发现APOL9蛋白与肠道拟杆菌目微生物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机制,APOL9蛋白通过诱导细菌释放外膜囊泡(OMVs)激活宿主免疫应答[1] - APOL9蛋白不杀死目标细菌,而是诱导其释放富含细菌分子的OMVs,这些纳米级囊泡可被宿主免疫系统捕获并增强免疫防御[1] - OMV激活干扰素-γ信号通路并提升肠道细胞表面MHC-Ⅱ分子表达,训练出特殊CD4+CD8αα+T细胞以维持肠道免疫稳态[1] 实验验证 - 基因敲除APOL9蛋白的小鼠感染沙门氏菌后出现细菌扩散失控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的现象[2] - 为基因敲除小鼠补充OMVs后,感染症状显著改善且免疫应答明显增强[2] 科学意义 - 首次阐明宿主蛋白可通过识别细菌脂质标志物触发有益免疫反应[2] - 揭示宿主主动塑造菌群的新范式,通过分子"对话"实现肠道微生态动态平衡[2] - 为开发"菌群-免疫"协同调控的下一代疗法开辟新路径[2]
Anaptys Announces Positive Rosnilimab Data Updated Through Six Months in Robust Phase 2b Trial in RA
Globenewswire· 2025-06-04 04:05
文章核心观点 AnaptysBio公司宣布其在研药物rosnilimab在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2b期试验中表现出同类最佳的特征,具有类似JAK的疗效、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停药后反应持久,有潜力用于长期维持治疗,公司下一步将完成rosnilimab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2期研究 [1][2] 分组1:药物疗效 - rosnilimab在424名患者的2b期试验中,在多个临床有意义的指标上达到了类似JAK的疗效,包括低疾病活动度(LDA)、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缓解以及ACR70反应,且反应在停药后至少持续两个月 [1] - 大多数rosnilimab患者在三个月时出现症状和临床改善,在12周时,所有三个剂量的rosnilimab在DAS - 28 CRP(主要终点)和ACR20上均较基线有统计学显著降低 [2] - 在CDAI LDA、CDAI缓解和ACR70方面,rosnilimab的疗效在28周时加深,特别是在b/tsDMARD经治患者中,400mg Q4W和600mg Q2W剂量显示出剂量反应 [3] - 保守分析显示,在28周时,不同剂量的rosnilimab在CDAI LDA、CDAI缓解、ACR50和ACR70等指标上有不同程度的反应,且CDAI LDA反应者在停药后至少两个月反应持久,支持延长给药间隔的维持治疗 [5][6] - rosnilimab在多个患者报告结局上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健康评估问卷(HAQ - DI) [7] - 临床结果得到了客观转化数据的支持,rosnilimab患者的平均CRP较基线降低约50%,血液和滑膜活检生物标志物数据显示其有免疫调节作用 [8] 分组2: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 - rosnilimab耐受性良好,无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SAEs)、恶性肿瘤、过敏反应或全身性超敏反应,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低,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至中度 [10] - 整个试验中不到2%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用rosnilimab,非治疗相关SAEs与已知RA患者病史和合并症一致 [10] 分组3:试验信息 - 2b期RENOIR试验评估了rosnilimab在中重度RA患者中的疗效、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共纳入424名患者,分为b/tsDMARD初治和经治两组 [14] - 患者随机接受100mg Q4W、400mg Q4W、600mg Q2W的rosnilimab或安慰剂,主要和次要终点在12周评估,达到CDAI LDA高阈值的患者继续治疗至28周,然后进入停药观察期 [15] - 主要终点是12周时DAS28 - CRP的平均变化,次要终点包括CDAI评分、ACR20/50/70反应等 [16][17] 分组4:药物和公司介绍 - rosnilimab是一种新型治疗性抗体,靶向PD - 1,旨在耗竭PD - 1 T细胞并激活剩余的PD - 1+ T细胞,以恢复免疫系统稳态 [19] - Anapty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为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提供创新免疫疗法,rosnilimab处于RA的2b期试验和UC的2期试验,公司还有其他在研项目 [21] 分组5:其他信息 - 公司管理层将于2025年6月3日下午4:15 ET/1:15 PT举行投资者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回顾RA 2b期试验数据 [13] - 公司下一步优先完成rosnilimab在UC的2期研究,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报告初始数据 [2]
Nature:钱友存/宋昕阳团队揭示新型载脂蛋白通过靶向肠道细菌调控肠道免疫
生物世界· 2025-05-15 11:29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哺乳动物 (包括人类) 的肠道内寄居着数以万亿计的共生菌,它们通过各种生物活性分子与宿主相互作 用。然而,宿主为从这些共生关系中获益而进化出的互利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得到探索。 2025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钱友存 团队联合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 中心 宋昕阳 团队 ( 杨涛 、 胡孝虎 、 曹飞 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 发 表了题为: Targeting symbionts by apolipoprotein L proteins modulates gut immunit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小鼠 肠道上皮细胞 (IEC) 分泌的载脂蛋白 APOL9a/b 及其人源同源蛋白 APOL2 可 特异性识别 拟杆菌目 (Bacteroidales) 细菌,诱导其释放 外膜囊泡 (OMV) ,进而激活宿主免疫因子 IFN-γ-MHC-II 信号通路,提升肠道黏膜屏障的抗感染能力。 这项研究不仅扩展了我们对宿主-共生菌在共同进化过程中互作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发新型微生态干预策略 提供了理论支 ...
脓毒症:免疫稳态疗法迎来新突破,建议关注远大医药
华福证券· 2025-05-11 15: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药学术会议持续火热,创新主线催化不断,医药板块底部反转趋势凸显,以创新药为首的医药板块有望全年强势表现,建议关注创新主线、消费医疗、风格切换困境反转等方向 [4] - 持续看好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创新主线关注有出海竞争力的创新Biopharma等;复苏主线关注品牌中药及消费医疗;政策主线关注国改&重组 [5] 各部分总结 建议关注医药组合上周表现 - 上周周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数平均后跑输医药指数5.7个点,跑输大盘指数6.7个点 [13] - 上周月度建议关注组合算术平均后跑输医药指数3.3个点,跑输大盘指数4.3个点 [14] 脓毒症专题 - 2017年全球约4890万脓毒症患者,年死亡人数达1100万,中国ICU患者中脓毒症患病率约20.6%,90天死亡率高达35.5%,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创伤、饥饿等,与内毒素密切相关 [4][16][21] - 脓毒症诊断标准从1.0时代发展到3.0时代,3.0标准为感染+SOFA>=2,强调治疗有器官功能障碍的感染患者 [26] - 目前核心治疗措施有液体复苏、抗感染治疗、器官支持、辅助治疗等,遵循“早、快、准”原则,采用“1小时Bundle”策略,患者预后不佳,约1/3患者一年内死亡 [38][41] - 因发病机制复杂等原因,新药/疗法研发困难,多项临床研究失败,如单中心试验局限性、液体复苏选择争议等 [43] - 内皮损伤与脓毒症相关,免疫系统无法恢复稳态会增加风险,细胞外组蛋白是潜在靶点,STC3141可逆转器官损伤,填补病因治疗空白,全球开发策略获批多个临床批件,多项临床研究成功达终点,2025年5月临床2期达主要试验终点 [49][53][57]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0%,跑输沪深300指数1.0pct,年初至今上涨1.3%,跑赢沪深300指数3.6pct [3][65] - 医药子板块中,中成药+1.42%、医疗器械+1.40%涨幅居前 [70] - 截至5月9日,医药板块整体估值26.30,环比减少0.44,相对估值溢价率22.49%,环比下降0.69pct,仍处较低水平 [71] - 本周中信医药板块成交额2931.8亿元,占A股5.4%,较上周期提升37.3%,年初至今成交额61572.4亿元,占A股5.2% [80] - 本周473支个股中353支上涨,涨幅前五为常山药业(+23.59%)、海创药业(+22.76%)等 [83] - 本周10家公司大宗交易,成交总金额2.8亿元,前五为特宝生物、益方生物等 [84]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无新股上市,近半年映恩生物、维昇药业等有上市,表现不一 [90][91]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3.7%,跑输恒生指数5.4pct,年初至今上涨24.3%,跑赢恒生指数10.3pct [92] - 212支个股中81支上涨,涨幅前五为中国生物科技服务(+36.8%)、远大医药(+26.0%)等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