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金融服务农业
搜索文档
为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凉山路径” 新时代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凉山实践
金融时报· 2025-10-09 10:13
文章核心观点 - 凉山农商银行通过构建“党建引领、金融赋能、产业增效”的生态闭环,探索出支持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 实践背景 - 四川省加快推动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凉山州作为农业大州面临产业拓展资金不足的发展瓶颈 [2] - 公司作为带有“三农”属性的金融机构,将金融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主阵地,将党的领导嵌入治理体系 [2] 创新实践:组织建设 - 公司党委构建“党委班子领学+支部研讨深学+实践检验促学”三位一体学习体系,形成《特色农业信贷服务指引》等12项制度成果 [3] - 成立13个“乡村振兴临时党支部”,与297个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选派44名党员挂职乡镇金融专干 [3] - 按“支部建在网点”原则优化设置108个党支部,在深度贫困县设立“马背金融服务站” [3] - 自2022年以来党员干部开展“乡村振兴——进村入户”行动,累计行程150万公里,采集88万户农户信息,覆盖率达76% [3] - 在金阳青花椒主产区推动“椒农贷”投放12亿元,助力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 [3] - 与全州行政村开展“双基共建”,累计选派35名“驻村第一书记”驻点帮扶 [3] 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 针对“烟果椒菜”四大主导产业邀请专家开展“田间课堂”62期,为600余名客户经理开展专项培训 [4] - 会理支行客户经理创新推出“花期贷”“采摘贷”等石榴产业贷款,投放8.7亿元 [4] - 与高校联动建立产学研基地,聘请12名农业专业教授担任独立董事,每年开展“农金融合”培训18期,培养180名复合型人才 [4] - 在全州布局377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打造“技能培训+金融服务”复合阵地 [4] 创新实践:金融服务 - 与17个县市政府共建乡村振兴风险基金,运用财政贴息政策创新推出“助农振兴贷”等产品 [5] - 在农村危房改造中累计发放改造贷款14.2亿元,帮助9603户农户 [5] - 组建党员先锋队绘制特色农业“金融服务图谱”,“脐橙贷”惠及雷波脐橙种植户3200户 [5] - 在农特产品上市旺季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德昌支行累计办理结算业务1.2万笔,金额8600万元 [5] - 针对布拖苦荞加工企业创新推出融资模式,发放贷款5000万元 [7] 创新实践:管理机制 - 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督导”机制,将特色农业支持情况纳入党委巡察重点 [6] - 在部分县建立“金融服务进度榜”,推动涉农贷款投放同比增长18% [6] - 县支行班子成员每季度蹲点基层不少于5天,中层干部不少于7天 [6] - 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晋升必要条件,近三年提拔干部中90%有乡镇网点服务经验 [7] - 建立“乡村振兴实绩档案”,将涉农贷款投放等指标纳入年度考核 [7] 实践成效 - 公司连续5年保持存贷市场份额全州第一,涉农贷款余额达520亿元 [8] - 在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放229.8亿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年均投放超115亿元 [8] - 脱贫小额贷款余额占全州银行业87% [8] - 信贷支持的“源泽”橄榄油获国际认证,金阳青花椒占据全国70%调味品市场 [8] - “樱川虹”大樱桃基地带动周边2000户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 [8] - 构建“物理网点+服务站+助农点”三位一体服务网络,377个服务站、2546个助农点覆盖所有行政村 [8] - 日均办理业务143万笔,年代理发放补贴资金42.17亿元 [8] - 在偏远县设立65个定时定点服务网点,金融服务触达率提升至100% [8] 经验启示 - 建立“党委定方向、支部抓落实、党员当先锋”工作机制,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投向特色农业 [9] - 在雷波脐橙产区试点“党员示范户”信用加分机制,带动贷款审批效率提升4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