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icon
搜索文档
全域创建 系统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4
城市改造与文明创建 - 周口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通过系统化改造老旧小区实现三区融合片区化改造 涉及中心城区8批72个创文片区 [1] - 对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4个老旧小区进行连片改造 解决危楼加固和私搭乱建问题 惠及群众近30万人 [1] - 改造背街小巷及胡同1800条 完成合四为一的小区整合 显著改善停车条件和居住环境 [1] 政务服务优化 - 建立"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整合社区警务室 党建 民政 养老等基本公共资源 实现家门口一站式服务 [2] - 创新设立社区警务室办理证明等事务 解决居民远距离办事难题 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2] - 通过领办代办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居民反馈购物和办事便捷性显著提升 [2] 社会力量参与治理 - 组建"川汇义警"护学岗志愿服务队 在上下学高峰期维持校园秩序 采用平安众筹自愿无偿模式 [2] - 整合专业防范力量和群防群治资源 创新群众参与机制 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 [2]
昌江坚持“为民思维”,建立长效机制,绘就全国文明城市新画卷
海南日报· 2025-05-24 09:34
昌江文明城市创建成效 - 昌江黎族自治县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命名名单,标志着其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5] - 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包括街道整洁度提升、交通秩序优化、城市规划系统化以及政务服务效率提高 [5] - 通过"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宗旨,形成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群众幸福感 [5] 创建机制与组织架构 - 2022年2月成立创文指挥部,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推进 [6] - 将县城划分为10大社区网格和122个小网格,建立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多部门协同治理 [8] - 推行"路长制"和综合执法分片包干监管,联合交警、环卫等多部门形成常态长效监管机制 [8] 城市治理精细化措施 - 设立"门前三包"红黑榜,对环境卫生实施"每天一保洁、每周一扫除"制度,引入市场化环卫服务 [9] - 升级改造102个老旧小区,治理"蜘蛛网线",拆除近万处违法建筑和占道经营摊位 [10] - 增设便民流动摊位和临时疏导点,开展诚信街道创建,优化市容环境秩序 [10] 交通文明与志愿服务 - 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行动,通过增设停车位、交通标识和"交警+志愿者+铁警"模式整治违规行为 [10] - 组织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队伍,在高峰期劝阻闯红灯、逆行等不文明行为,形成互助氛围 [10][11] 精神文明品牌建设 - 打造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品牌活动,通过典型家庭案例(如符世海家庭)传播孝道与邻里互助理念 [12] - 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弘扬"植树娘子军"精神及黎族特色文化 [13] - 推动非遗进校园,创建全国围棋特色学校,实现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13] 民生工程与基础设施 -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覆盖率达100%,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态价值转化试点 [15] - 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和建制村通客车率100%,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及智能电网 [15] -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就业驿站乡镇全覆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15] 公益宣传与文明氛围 - 在主干道、公园等区域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利用电子屏等多载体传播文明新风 [14] - 公益广告设计兼具美观与教育功能,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宣传格局,提升公民道德意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