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部:对八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可以挂牌督办
第一财经· 2025-05-28 10:11
生态环境部。摄影/章轲 "违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重大案件"被列 入挂牌督办中。 有明确的违法主体、生态环境违法事实清楚的八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将被挂牌督办,以加大对生态环境 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集中解决突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保障群众生态环境权益。 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近日公布。 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是指生态环境部对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严重污染环境、破 坏生态、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产生严重后果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办理提出明确要求,公开督促省级生态 环境部门办理,并向社会公开办理结果,接受公众监督的一种行政手段。 《管理办法》明确,经核实,有明确的违法主体,生态环境违法事实清楚的八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可 以挂牌督办,包括:公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案件;造成重点流域、区域、 海域重大污染、生态破坏,或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的环境违法案件;威胁公众健康或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 环境安全隐患案件; 以及长期不解决或屡查屡犯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违反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重大生态环 ...
全国碳市场扩容,要打通哪些关键堵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4-28 07:22
全国碳市场扩容 核心观点 - 全国碳市场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纳入覆盖范围,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覆盖比例从45%跃升至60%以上 [1] - 此次扩容标志着碳市场从单一行业试点迈向多行业协同治理新阶段,需优化制度设计并激发市场活力 [1] -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因高耗能、高排放特性成为扩容重点,合计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较大比例且减排技术路径清晰 [2] 行业选择依据 - 钢铁行业生产1吨粗钢平均排放1.8吨CO2,占全国总量15% [2] - 水泥行业工艺排放中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占比超60% [2] - 铝冶炼依赖高耗能电力系统并涉及强效温室气体CF4和C2F6 [2] - 三大行业数据基础较成熟:钢铁已建立能源消耗统计体系,水泥碳排放核算方法完善,铝冶炼有国际标准参考 [3] 国际背景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钢铁、水泥、铝等商品,未建立国内碳定价机制的企业将承担最高50欧元/吨碳关税成本 [3] 扩容面临的挑战 数据质量 - 中小企业数据采集不规范,存在使用历史缺省值估算排放量问题 [4] - 化石燃料参数设定存在地区差异(如北方褐煤与南方无烟煤碳含量差异)导致核算偏差 [4] - 在线监测设备普及率不足,存在数据篡改风险 [4] 配额分配机制 - 基准值设定争议:若对标行业平均水平而非先进水平,可能削弱减排压力 [4] - 区域公平性问题:中西部企业多为高能耗长流程工艺,现行配额标准未体现地区差异 [4] 市场流动性 - 当前日均交易量波动剧烈,2024年换手率远低于欧盟市场 [5] - 企业"履约驱动型"交易策略导致市场活跃度不足,缺乏碳期货、期权等衍生品 [5][6] 行业差异管理 - 水泥行业替代原料碳减排量未纳入配额分配考量 [6] - 铝冶炼CF4和C2F6的全球变暖潜势核算方法需与国际接轨 [6] - 钢铁行业短流程电炉钢碳排放强度仅为长流程的30%,但绿电供应不足限制推广 [6] 建设高质量碳市场的建议 数据质量提升 - 对年排放量超百万吨企业实施月度核查,中小型企业推行季度抽检 [7] - 开发智能化核算工具,运用区块链技术固化数据流程 [7] - 建立核查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和"交叉验证"机制 [7] 配额分配优化 - 2025-2026年采用"强度基准+弹性空间",2027年过渡至"总量控制+行业递减机制" [7] - 西部试点"碳效挂钩"补偿机制,东部先进企业实施配额奖励 [7] - 允许跨年度储存配额并试点"预借配额"机制 [7] 市场流动性激活 - 试点碳远期、碳掉期等衍生品,吸引机构投资者入市 [8] - 探索"配额+绿证""配额+CCER"捆绑交易模式 [8] - 2027年前将化工、有色等行业纳入储备库,形成滚动扩容机制 [8] 行业特色管理 - 制定水泥行业替代原料碳减排、铝冶炼绿电认证等专项核算规则 [8] - 设立行业减排基金支持氢能炼钢、低碳水泥熟料等技术研发 [8] - 整合生产、能耗、排放数据打造"行业碳画像" [8] 政策协同 - 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升格为法律,明确碳税与碳交易衔接 [8] - 设立碳市场风险准备金,对碳质押融资企业给予贴息支持 [8] - 推动中国碳标准纳入全球供应链认证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