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安全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健康证“给钱就办”是挑战公共卫生防线
北京商报· 2025-05-13 22:55
健康证办理乱象 - 媒体曝光医疗机构在办理健康证体检过程中存在违规情况,包括压缩体检项目甚至直接造假[1] - 郑州、沈阳卫健委已对涉事医院暂停业务并立案查处[1] - 健康证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人员的必备上岗证件,旨在预防传染病传播[1] 违规操作方式 - 部分医疗机构将健康证体检项目肆意压缩,不到一小时即可完成[1] - 有些机构直接省略检测项目,与劳务中介、体检中心形成造假流水线[1] - 假健康证可通过外卖平台核验,形成完整产业链[1] 行业背景 - 随着家政、餐饮、外卖等行业快速发展,健康证需求大幅增长[3] - 厨师、外卖员、护工、月嫂等职业从业者数量增加,推动健康证办理需求[3] - 健康证已成为个别医疗机构和劳务中介眼中的盈利业务[3] 监管问题 - 卫生监督部门日常飞行检查频次低、处罚力度轻,难以形成有效震慑[3] - 监管审核把关不严,查处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违规成本低[2][3] - 从办证机构到监管部门再到餐饮企业,安全链条层层断裂[3] 解决方案 - 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3] - 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将健康证办理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3] - 设置违规体检机构黑名单制度[3] - 推进健康证信息联网,实现办证流程统一合规,信息真实可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