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机构
icon
搜索文档
惠城查处3间医疗机构!涉防疫意识薄弱及医疗废物处理违规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23:43
疫情防控检查 - 惠城区卫生健康局对辖区内35家医疗机构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执法检查 [1] - 检查发现部分医务人员在预检分诊和转诊流程上操作不熟练,执法人员现场指导并督促整改 [1] - 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 [1] 违规机构查处 - 惠城李英军诊所、惠牙康口腔诊所、惠城普仁门诊部3家机构因疫情防控意识薄弱和医疗废物处理违规被查处 [1]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相关证据保全固定并启动立案调查程序 [1] 后续监管措施 - 惠城区各部门将加大对各行业防控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力度 [1] - 对检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整治,未落实防疫工作的单位将依法查处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门诊命名不得标新立异
人民日报· 2025-08-06 13:38
医疗机构门诊名称规范管理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旨在规范门诊命名,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1] - 门诊命名需遵循依法合规、科学规范、清晰准确原则,与诊疗科目相匹配 [1] - 特色门诊名称需真实反映专科特色和诊疗范围,多学科联合门诊需后缀"联合门诊"或"MDT门诊" [1] - 禁止使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公序良俗、标新立异或易引发社会争议的名称 [1] 医疗机构整改要求 - 医疗机构需全面梳理门诊设置与命名情况,对不规范问题立行立改 [1] - 需调整门诊标牌、引导标识,优化管理流程,提供导诊服务以提升就诊体验 [1] - 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发布门诊信息,方便患者就医 [1]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知要求医疗机构门诊命名不得标新立异
人民日报· 2025-08-06 08:28
医疗机构门诊名称规范管理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规范门诊命名,遵循依法合规、科学规范、清晰准确的原则,名称应与诊疗科目相匹配 [1] - 特色门诊名称需真实、准确、简洁、清晰地反映专科特色和诊疗范围,多学科联合门诊名称应后缀"联合门诊"或"MDT门诊" [1] - 禁止使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公序良俗、标新立异或易引发社会焦虑和争议的名称 [1] 医疗机构整改与优化措施 - 医疗机构需全面梳理门诊设置与命名情况,对不规范问题立行立改,调整门诊标牌和引导标识 [1] - 优化门诊管理流程,提供导诊服务以提升患者就诊体验 [1] - 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途径发布门诊信息,方便患者看病就医 [1]
海陵:靶向监督护航医保基金安全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2
医保基金监管专项整治 - 泰州市海陵区开展医保基金管理领域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欺诈骗保、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已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5个,立案8人 [1] - 建立"纪委监委+职能部门+医疗机构"三级联动监督机制,对全区22家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全覆盖检查 [1] - 通过处方溯源防范虚假处方骗保风险,日均流转处方200余张,覆盖70%慢性病患者 [2] 医疗服务优化措施 -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推出"慢性病一站式服务",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即时办结,年均服务群众1.2万人次 [2] - 建立"医院开方—药店接单—患者购药"模式,实现处方药合规销售与群众购药便利 [2] - 推出"多模态实名就医系统",整合刷脸认证、电子医保卡与身份证核验功能,防范盗刷冒用行为 [2] 医疗资源整合成效 - 建立海陵区区域检验中心,与12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检查结果100%互认,预计每月减少重复检查600余例 [3] - 区域检验中心年节约群众医疗费用及医保基金20余万元 [3] - 对售出药品实施溯源码管理,扫码率接近95%,实现药品全流程追踪 [2]
年底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清算退款
辽宁日报· 2025-07-04 09:04
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政策调整 - 辽宁省五部门联合印发《实施细则》,明确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资金清算和退款,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 [1] - 住院预交金自2024年6月30日起按新规收取,需结合病种目录、参保类型及3年历史数据测算次均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确定额度 [1][2] - 门诊预交金定义为门急诊就诊前未确定医疗服务内容时预存的资金,住院预交金用于支付住院期间个人承担费用,均未开具正式票据 [1] 门诊预交金清退安排 - 公立医疗机构已于2024年3月31日全面停收门诊预交金,正清查3月31日前存量账户并分类清退,清退时限至2024年底 [2] - 急诊特殊情形及老年人等群体可保留门诊预交金,需患者自愿、设置合理限额并备案 [2] - 清退对象主要为通过就诊卡、电子健康卡预存且卡内有余款的患者 [2] 住院预交金管理细则 - 住院预交金额度需按病种次均费用和个人平均自付费用测算,基层机构可自行确定额度 [2] - 公立医疗机构需公示常见病种住院预交金额度及流程 [2] - 预交金制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现因医保制度完善和信息技术普及作用减弱 [1]
官方发文防范电子病历泄露 发生舆情立即封存涉及人员信息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00:01
政策内容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针对电子病历泄露等问题,明确使用过程要全程留痕[1] - 发生就医诊疗相关舆情时,需立即封存涉及人员信息,禁止无关人员访问浏览记录转发[1] - 文件旨在通过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措施,保障患者医疗信息和医疗质量安全[1] 管理要求 - 将电子病历信息规范使用纳入行政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绩效评价,违规操作或泄露信息将依法追责[1] - 医疗机构需完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分级管理制度,规范建立、记录、修改、保存、传输等环节工作流程[1] -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预防不合理调阅、使用、转发电子病历信息,确保使用合法合规[1] 操作规范 - 操作人员对本人身份标识使用负责,禁止违规收集、使用、传输、透露、买卖患者病历信息或网络传播[2] - 医疗机构需确保电子病历系统操作痕迹、时间、人员等信息可查询、可追溯[2] - 各地需定期监测评估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情况,规范使用行为[2]
广州63家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6 16:31
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 - 广州启动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暨体重管理年主题宣传活动 主题为"控体重 提素养 享健康" [1] - 活动现场公布全市63家设有体重管理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 将形成体重管理门诊地图 [1] - 广州20—79岁人群超重率33_9% 肥胖率11_9% 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需重视 [1] 超重肥胖问题现状 - 超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 - 减重更准确说是减脂 关键在于控制体内过多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 [1] 科学减脂方法 - 科学减脂核心是制造"能量负平衡"即摄入热量少于消耗热量 [1] - 零食 饮料 酒精等"隐藏热量"常被忽视 例如13颗花生热量相当于一两瘦肉 50毫升50度白酒热量接近半碗米饭 [1] - 减脂应兼顾有氧运动和无氧训练 有氧运动提升整体热量消耗 无氧训练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 [1] 健康素养建设措施 - 广州出台全国首部健康促进与教育专项地方立法《广州市健康促进与教育规定》 [2] - 全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汇聚886名专家 8800余名医务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社区健康宣教 [2] - 印发《广州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工作方案》 明确6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体重管理门诊 将上线门诊地图 [2]
多地启动省级医保飞检,药店参保人倒卖回流药纳入重点检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22:18
医保飞行检查启动情况 - 5月末各地陆续启动省级医保飞行检查 部分省份公开检查方案 重点检查"回流药"问题 [1] - 辽宁省医保局5月19日发布方案 将对12市开展省级飞检 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023-2024年医保支付范围内的医药服务行为和费用 必要时追溯至2025年 [1] - 河北省医保局4月末发布通知 除接受国家飞检的统筹区外 其余全部纳入省级飞检范围 [2] - 河南 宁夏 福建等地4-5月间宣布启动省级飞检并组织培训 但未披露具体方案 [2] 飞行检查组织模式 - 省级飞检采取"省级组织 各市交叉 属地配合"模式 检查组规模约50人 包括参检市抽调人员 第三方机构人员及临床 价格 医保专家 [1] - 飞检特点为不预先告知的现场监督检查 由上级部门组织下查一级或跨区域交叉互查 检查组通常由医保 财政 卫健 中医药等多部门联合组成 [2] 检查重点领域 - 定点零售药店重点检查利用药品追溯码线索查处参与或协助倒卖"回流药"问题 [1][3] - 参保人重点检查利用医保待遇参与或协助欺诈骗保 倒卖"回流药"问题 [1][3] - 医疗机构重点检查心内科 骨科 血液透析等9个领域自查自纠情况 以及肿瘤 口腔 内分泌3个领域典型违法违规问题 [3] 回流药问题 - 药贩子通过"医保取现""高价回收"等手段诱导参保人以6-7折倒卖医保药品 经非法转手后再次销售形成"回流药" [3] - 通过医保卡超量开药 重复配药 转卖药品等手段套取医保统筹基金属于欺诈骗保 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3] - 发现倒卖回流药 制售假药 非法挂证等将移送药监部门 涉嫌违法犯罪将移送公安机关 [4] 检查成效 - 国家医保局去年4月称国家和省级飞检累计追回医保相关资金80多亿元 起到打击欺诈骗保 纠正违法违规 挽回基金损失 强化震慑等效果 [2] -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已要求医药定点机构自查自纠 4月启动国家层面飞检 近期省级飞检陆续启动 [2]
存在过度诊疗等违规行为!北京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被处理
央视新闻· 2025-05-23 00:33
北京市医保局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检查结果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医保局通报7家医疗机构存在冒名就医、虚构医药服务、过度诊疗等违规行为,涉及医保基金损失金额数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违规基金均已被追回 [1] 违规机构及行为 北京京大医院 - 存在协助他人冒名就医行为,造成医保基金损失16.72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二倍罚款33.45万元,同时被中止医保协议6个月 [2] 北京昌平汇仁医院 - 虚构医药服务项目骗取医保基金92291.44元,且在检查中妨碍执法,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四倍罚款36.91万元,同时被中止医保协议6个月 [3] 北京京北医院 - 存在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结算等行为,造成基金损失101.57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1倍罚款101.57万元 [4] 北京脑血管病医院 - 存在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结算等行为,造成基金损失66.46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1倍罚款66.46万元 [4][5]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 存在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结算等行为,造成基金损失42.54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1倍罚款42.54万元 [5][6] 北京中科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卫生所 - 存在违反诊疗规范、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结算等行为,造成基金损失36.27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1倍罚款36.27万元 [7]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 西医医师违规开具中药饮片,未取得中医相关资质,被追回违规费用784万余元,并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8][9]
【西街观察】健康证“给钱就办”是挑战公共卫生防线
北京商报· 2025-05-13 22:55
健康证办理乱象 - 媒体曝光医疗机构在办理健康证体检过程中存在违规情况,包括压缩体检项目甚至直接造假[1] - 郑州、沈阳卫健委已对涉事医院暂停业务并立案查处[1] - 健康证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人员的必备上岗证件,旨在预防传染病传播[1] 违规操作方式 - 部分医疗机构将健康证体检项目肆意压缩,不到一小时即可完成[1] - 有些机构直接省略检测项目,与劳务中介、体检中心形成造假流水线[1] - 假健康证可通过外卖平台核验,形成完整产业链[1] 行业背景 - 随着家政、餐饮、外卖等行业快速发展,健康证需求大幅增长[3] - 厨师、外卖员、护工、月嫂等职业从业者数量增加,推动健康证办理需求[3] - 健康证已成为个别医疗机构和劳务中介眼中的盈利业务[3] 监管问题 - 卫生监督部门日常飞行检查频次低、处罚力度轻,难以形成有效震慑[3] - 监管审核把关不严,查处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违规成本低[2][3] - 从办证机构到监管部门再到餐饮企业,安全链条层层断裂[3] 解决方案 - 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3] - 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将健康证办理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3] - 设置违规体检机构黑名单制度[3] - 推进健康证信息联网,实现办证流程统一合规,信息真实可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