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减排
搜索文档
新加坡上财年公共部门减排成效显著
经济日报· 2025-10-20 06:08
核心观点 - 新加坡公共部门在2024财年温室气体减排和资源效率提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0财年基准线下降9.5% 并计划于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 较全国目标提前5年 [1][1][1] - 减排成果具有结构性特征 直接排放因能源结构优化而显著降低 间接排放因服务扩张而小幅上升 [1] - 实现路径系统化 涵盖建筑绿色标准升级 重点耗能单元专项管理 以及金融工具创新 形成目标与手段的闭环 [2][3] 温室气体排放表现 - 2024财年公共部门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36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较前一财年下降1.9% 较2020财年基准线下降9.5% [1] - 直接排放量较基线降幅明显 主要得益于旧有焚化设施退役及能源结构优化 [1] - 间接排放量小幅上升 反映出公共医疗扩容和基础设施升级带来的能耗压力 [1] 资源利用效率表现 - 2024财年用电量为5623吉瓦时 较上年增长2.0% 但单位面积能耗强度持续改善 [1] - 用水量同比下降3.3% 废弃物处置量降至2.101亿公斤 较上年减少2.2% [1] - 部分医院通过设备更新与耗能监测 实现年节能达90万千瓦时以上 [2] 未来目标与规划 - 公共部门目标在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 较全国2050年目标提前5年 [1] - 2030年核心指标为 能耗与用水量较基准分别削减10% 废弃物处置量减少30% [1] 实施路径与举措 - 建筑领域聚焦绿色标准升级 推动既有建筑深度改造并扩大Green Mark认证覆盖 配合屋顶太阳能部署 [2] - 针对数据中心 医院等重点耗能单元设定专项节能目标 推广保证节能绩效合同等市场化工具 [2] - 滨海湾区域的地下集中冷却系统实现40%以上能效提升 为公共建筑节能提供可复制模式 [2] 金融与市场机制支持 - 通过"未来能源基金"累计注资100亿新元 支持公共基础设施绿色改造与低碳技术研发 [3] - 保证节能绩效合同采用"节能收益分成"模式 引入私营机构技术与资金优势 [3] - 2024年新加坡首次全球碳信用招标吸引10亿美元投标 为排放抵消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 [3] 机构实践与挑战 -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推动分布式能源资源整合 公用事业局依托智慧水务监测系统优化用水效率 [2] - Tuas Nexus综合处理设施预计年减排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 - 不同机构间的基线差异与数据统计口径不一 制约跨部门政策评估的精准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