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奔腾漆业定制“防护铠甲”赋能内河新能源船舶
齐鲁晚报网· 2025-08-02 00:15
匹配智能化生产线,开发高性能涂料。在船舶智能制造适配性上,结合新能船业的激光切割、模块化造船技术的颠覆,开发快速固化、 均匀附着的高性能涂料。提升船舶建造中的涂装效率,与新能船业的智能化生产线无缝衔接,助力新能船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量产 规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孔茜 在内河船舶向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制造与涂装的一体化融合,既是提升船舶性能的关键支撑,更是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必由之 路。作为在涂料领域深耕多年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早已锚定这一方 向,以清晰的布局与创新的实践,为内河新能源船舶筑牢"防护铠甲"。 "我们可提供定制化涂料解决方案,保障设施安全长效运行。"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来媛媛坦言,在新能源船舶防护领域, 针对新能船业的零(低)碳动力船型、轻量化船身等创新设计,提供定制化涂料解决方案。例如为LNG动力船舶研发耐高温、抗腐蚀的特 种涂层,为锂电动力船舶配套防火阻燃涂料,保障新能源船舶在复杂航运环境中的安全运行,延长船体及核心部件寿命,与新能船业 的"绿色船型"形成"防护+动力"的双重绿色保障。 同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内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完善与多元合作共绘发展新篇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20:37
日前,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2025年会"共建'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围 绕"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世界现代化"议题展开深度讨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袁达表示,12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秉持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 享原则,合作范围扩大到全球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 影响最深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对外开放通道网络持续完善。截至2025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2万 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丝路海运"航线已达134条,空中丝绸之路覆盖61个共建国家,立体 互联互通网络加快形成。 同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区域开放布局不断优化,东部地区开放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中部地区 开放增长极陆续形成,西部从开放的"后位"变成了"前锋"。据悉,上半年,我国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 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8.1%,比2013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开放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 袁达进一步表示,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将国内国际双循环紧密结合,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 放型经济新体制注入强劲 ...
中法水务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正式通水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9:56
项目概况 - 珠海高栏港中法水务二期项目于8月1日举行通水仪式,投用后将显著提升区域污水处理能力[1] - 项目由珠海经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苏伊士环境集团合资成立的中法水务公司负责运营[2] - 二期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占地约2.3万平方米,年设计处理能力365万立方米[2] - 二期项目采用"预处理+AOAO+二沉池+深度处理"工艺,投用后公司高浓度污水处理能力将实现翻倍[2] 技术工艺 - 一期项目采用"均质+A/O组合生化+碳吸附脉冲式澄清池"工艺,年设计处理能力980万立方米[2] - 二期项目工艺包含芬顿/厌氧预处理、AOAO生化处理、高密度沉淀+V型过滤+活性炭接触深度处理[2] 区域发展 - 珠海经开区坐拥高栏港深水良港、国家级化工园区及高等级综合保税区[1] - 区域在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具有集聚优势,多次获评"中国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区30强"[1] - 项目建成将大幅提升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能力,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可靠环保配套服务[2] 合作背景 - 中法水务成立于2018年,是中外合资企业,专业负责珠海经开区化工园区工业污水处理[2] - 项目体现了中法双方共同的环保理念和责任担当[1] - 项目在苏伊士集团与经开投控公司紧密协作下完成建设[2]
看点多多!上万名观众参加大阪世博会青岛日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8-01 14:40
绿色低碳发展 - 青岛展示绿色低碳领域实践成果 包括海洋生态保护和新能源产业布局 [2] - 环保材料搭建展陈 传递低碳发展理念 [2] - 播放《青岛生态》宣传片 呈现"山海相依 城绿相融"自然景观 [2] 产业实力展示 - 海尔 海信 青啤参展 展示智能温控技术 超高清方案和啤酒文化品牌 [4] - 播放《平度睫毛产业》介绍 威奥轨道 北辰循环等企业宣传视频 [4] - 30余家企业参加经贸交流 涵盖食品 纺织服装 新能源 高端制造等行业 [7] 文化传承与交流 - 展示螺钿 刺绣 泥塑 贝雕等非遗作品 [5] - 古琴表演《流水》和莱西木偶天女散花展现传统艺术 [5] - 播放《帆船之都》《舌尖上的青岛》等外宣视频 多维度呈现城市魅力 [5] 国际合作与投资 - 发放《青岛投资指南》和特色纪念品 推广营商环境 [4] - 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向全球发出"投资青岛 共赢未来"邀请 [7] - 蛟龙号深海影像吸引日本及世界各地嘉宾关注 [4]
以绿色发展助力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新华日报· 2025-08-01 05:55
□ 罗清云 营造绿色校园文化,厚植一流人才培育沃土。绿色校园文化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一 方面,绿色校园文化为高校绿色工程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和案例资源。校园内的绿色建筑设计、 节能系统、生态景观规划等,均是对绿色工程理念的直接体现。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沉浸式体 悟绿色工程的现实益处。另一方面,绿色校园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生活理 念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对绿色工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校园规划到日常管理,从教学活动到校园 生活,全方位贯彻绿色价值导向。通过打造绿色校园文化空间载体,例如雨水花园、生态湿地等,提升 校园生态品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绿色低碳主题讲座、垃圾分类、环保志愿服务等,鼓励学 生创建校园绿色团体、绿色科研团队(联盟),引导学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绿色校园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25年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 目编号:2025DC1880〉阶段性成果)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校工程 教育体系,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 ...
华菱钢铁股价下跌3.74% 上半年钢铁行业利润增长超六成
金融界· 2025-08-01 03:14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华菱钢铁股价报5.66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74% [1] - 当日成交额达7.5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18.91万元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属于钢铁行业,业务涵盖钢铁生产、加工及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等领域 [1] 行业表现 - 上半年钢铁行业整体表现向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3.26% [1] - 行业自律加强,绿色发展及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 [1]
济阳区已累计建设5G基站2617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5:33
产业数字化转型 - 累计建设5G基站2617个 城区和重点工业园区5G信号覆盖率达100% [1] - 完成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82家 上云企业达1452家 [1] -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82.2% [1] - 14家企业获评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 旺旺食品乳制品车间入选省级数字化车间 [1] - 鑫方盛工业品电商产业基地建有亚洲最大工业品智能仓 主导"518工品节"成为全国工业品行业年度盛会 [1] 企业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11.45亿元 较2022年增长251.2% [2] - 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1家 [2] - 省市瞪羚企业67家 高新技术企业245家 创新型中小企业143家 [2] - 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18个 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37% [2] 绿色能源发展 - 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1.5万千瓦 [2] - 建成装机3万千瓦华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2] - 总投资28亿元的国瑞34.5万千瓦风电项目加速建设 [2] - 全部建成后可再生能源装机总规模近70万千瓦 绿色电力占比超85% [2]
跨国能源动脉上的中国“动力锚点”:莆田接卸第800艘LNG船
中国新闻网· 2025-07-31 06:53
LNG接收站运营 - 利比里亚籍"阿尔拉赫巴"轮完成7万余吨LNG卸载作业后驶离莆田秀屿港区 [1] - 福建LNG接收站累计接卸第800艘LNG运输船 总接卸量逾4900万吨 [3] - 接收站承担福建省70%以上天然气供应 累计供应超700亿立方米 相当于发电约3800亿千瓦时 [3] 基础设施与产能 - 福建LNG接收站拥有6座巨型储罐 为中国首个自主引进建设的大型LNG接收站 国内存储能力领先 [3] - 7号储罐工程已开工 设计容量27万立方米 建成后储备能力提升30% 将成为国内单罐容量最大的地面全容式LNG储罐 [4] 绿色效益 - 接收站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90万公顷林木 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支撑 [3] 物流效率 - 莆田边检站通过"马上就办"服务体系实现LNG船舶到港"零等待"、离港"零延时" 采用智能查验设备与数据共享精简流程 [4]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同比增长超六成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33
绿色发展动能增强。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同比提高4.3个百分 点;总能耗同比下降1.5%,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截至6月30日,共有193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 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144家钢铁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 5.98亿吨;49家钢铁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1.75亿吨。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王云杉)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上半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 利润总额592亿元,同比增长63.26%;平均利润率为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3.86%, 同比下降18.19个百分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赵民革表示,今年初以来,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 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实现了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 行情况好于预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31日 11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数字化转型势头好。据调研,95.1%的钢铁企业将数字化转型战略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进程,持续投入资 金实施数智化改造升级项目,机 ...
包头锚定千亿级目标 开启铝都绿色发展之路
内蒙古日报· 2025-07-30 16:25
沿着铝业大道深入园区,包头市东河区坚持了20余年的"工业强区"战略脉动不息。工业型材、汽车零部 件、铝基新材料、高纯铝四大深加工链深度融合。依托铝水资源、绿电优势与区域协同,东河区正强力 推动铝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2021年以来,24个铝产业重点项目落地生根,铝精深加工率从9%跃升至42.3%。铝产业产值达476.4亿 元,撑起千亿级集群"半壁江山"。华云三期投产使包头铝业电解铝总产能达150万吨(其中绿铝占42万 吨),成为中铝集团最大绿铝基地。2025年,华北铝业电池箔、包头铝业超高纯铝等12个项目加速推 进,为千亿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飙升背后,是质量与速度的比翼齐飞。2024年,包头铝业产业园区荣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绿 电铝已成东河闪亮名片。包头铝业900MW风电消纳及1200MW新能源项目稳步推进,园区清洁能源占 比突破40%。华云三期电解槽旁,厂长温瑞宇介绍:"全线绿电生产,包头铝业新能源占比将超 46%。"作为中铝低碳示范工程,其吨铝电耗直降800千瓦时。盛泰总经理王超展望:"我们正打造'黑灯 工厂',将实现全流程智能生产。"在其规划的新基地,屋顶光伏与雨水回收系统将让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