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荐大屠杀

搜索文档
李在明来了,他会是“韩国特朗普”吗
中国青年报· 2025-06-13 16:30
韩国总统李在明的政治定位与策略 - 李在明被称为"韩国特朗普"但政治光谱位于左侧 被部分人称为"韩国桑德斯"或"李努科维奇" [3] - 通过"公荐大屠杀"排除党内异己 30多名共同民主党议员曾投票支持剥夺其司法豁免权 [5][6] - 2024年总选前打压亲文派 导致李洛渊等核心成员退党 共同民主党被批评为"一人政党" [7] 李在明的经济政策转向 - 2024年参拜保守派前总统墓地 与三星电子李在镕会面 承诺建设"世界第一半导体国家" [10] - 削减检察院、警察及总统府预算合计4.1万亿韩元(约216.48亿元人民币) [8] - 修改对日措辞 提出"不与特定国家绑定" 向保守派和财阀示好 [11] 党派内部权力斗争历史 - 保守派曾发生"公荐大屠杀":2008年李明博排挤亲朴派 2012年朴槿惠报复亲李派 [5] - 进步派复制类似模式:李在明2022年击败文在寅系李洛渊后开始党内清洗 [5][6] - 2024年总选前"密室公荐"争议导致97世代议员朴用镇出局 [7] 外交与司法领域行动 - 发起30次弹劾(占韩国历史总数51次的59%) 涉及24名官员包括3名调查其案件的检察官 [8] - 附和保守派"朴槿惠弹劾无效论" 主张共同民主党向右转型为"温和保守派" [9][10] - 当选后文在寅司法风险降低 但需面对振兴经济与党内派系平衡压力 [12]
李在明上台,“某国特朗普”群体+1?
中国青年报· 2025-06-06 13:19
李在明的政治生涯与定位 - 李在明从城南市市长、京畿道知事、国会议员逐步晋升至韩国总统,近20年从政生涯进入新阶段 [2] - 因其民粹主义风格被称为"韩国特朗普",但政治光谱位于左翼,也被称为"韩国桑德斯"或"李努科维奇" [3] - 通过"公荐大屠杀"排除党内异己,强化对共同民主党的控制,导致亲文派边缘化或出走 [5][6][7] 党内斗争与派系冲突 - 2022年大选败选后,李在明与文在寅派系矛盾激化,亲文派议员投票支持剥夺其司法豁免权 [6] - 2024年总选前,李洛渊等非明派骨干退党,批评共同民主党沦为"一人政党" [7] - 李在明发起30次弹劾,涉及24名官员,包括调查其案件的检察官,并大幅削减检方预算4.1万亿韩元 [8] 政治立场转变与策略调整 - 2022年大选期间称赞朴正熙、全斗焕的经济贡献,引发左派批评 [9] - 2024年宣称共同民主党是"中间保守政党",主张向右转以填补保守派真空 [9][10] - 参拜李承晚等保守派总统墓地,与三星李在镕会面,争取财阀和保守选民支持 [10] 外交与经济政策动向 - 调整对日态度,从强硬转为强调与美日合作,但主张"不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 [11] - 提出建设"世界第一半导体国家",访问SK海力士等企业 [10] - 就职后主张与中美日俄全面发展关系,展现灵活外交姿态 [11] 选举影响与后续效应 - 李在明当选缓解文在寅面临的司法追查压力,打破"青瓦台魔咒"预期 [12] - 其胜选依赖保守派选民和财阀支持,但需平衡进步派基本盘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