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

搜索文档
马斯克负气成立“美国党”,可能连一张选举人票都拿不到
第一财经· 2025-07-06 21:21
民粹主义政治通常能吸引大量支持者,在野时尤其如此。 世界首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党",正式向美国两党制发起挑战,但这将是 一个艰巨的任务。 当地时间7月5日,曾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系密切的马斯克在其社交媒体平台宣布成立"美国党",并直言"我们生活 在一个通过浪费和腐败使国家破产的单党制国家",而"美国党"的使命是"让你们重获自由"。 当被问及新政党是否会参与2026年中期选举或2028年大选时,马斯克简洁回应:"明年"。不过,根据美国选举制 度,新政党需向联邦选举委员会(FEC)注册。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尚未查询到相关注册记录。 英国新宏睿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夏宇宸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美国政治的两极化风险可能已经走向中 长期,而不受总统个人变化影响。民粹主义政治通常能吸引大量支持者,在未执政(在野)时尤其如此。这种政 治倾向预计将会为美国政治带来持续的不稳定性。" 从特朗普的"第一朋友"到挑战者 当地时间7月4日的美国独立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大而美法案"。同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起一项投 票,询问网友是否支持成立"美国党"。到次日投票结束时,参与投 ...
【环时深度】班农马斯克互骂,美保守派爆发“诸神之战”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49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戴润芝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静】编者的话:7月1日,美国极右翼人士班农加 入了该国总统特朗普与企业家马斯克的口水战。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担任白宫首席战略师的班农让马斯克"回南非去",而马斯 克则预言班农将"重返监狱"。两人的矛盾由来已久,而在这背后,是"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阵营内部两股力量——民粹 主义者和科技右翼的斗法。有观点认为,这两派之间的分歧将影响共和党的未来。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暂时不会对美国的外 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特朗普对共和党阵营具有绝对控制力。 " 马斯克已出局 "VS" 班农将重返监狱 " "马斯克出局了。"这两天,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为"大而美"法案与企业家马斯克再次互相攻击后,特朗普的前高级战略顾问班 农也加入了这场唇枪舌剑。据《野兽日报》等美媒报道,7月1日,班农在其播客节目《作战室》中表示,马斯克应该"回南非 去"。马斯克则反击称,班农将"重返监狱"。 这并非两人首次爆发激烈口角。班农此前将马斯克描述为"寄生的非法移民""真正邪恶的人",并声称这位科技巨头只关心自己 的利益,不关心工人选民,不关心特朗普对这些人的竞选承诺,而且 ...
特朗普猛然惊醒,中国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对手
虎嗅· 2025-06-17 07:31
特朗普再次当政后,在百日内急风暴雨般出台了多项内政和外交政策。不仅美国的政界和商界震荡不 已,一向被视为"象牙塔"的学术界也受到巨大冲击。很多学者将特朗普的新政批评为"政治干预学术",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草台班子"的疯狂行动。然而,从围绕"美国例外论"的长期视角来看,美国当前的 乱局却有着久远的历史根源,不能仅仅解读为特朗普内阁的肆意妄为之举。 "美国例外论"的威权式回归 已故的美国政治学家西蒙·李普塞特曾对"美国例外论"进行了深刻而详尽的对比分析。在他看来,相比 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美国建立在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之上,可称为"美国信 条"(the American Creed)。美国信条包括五大要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民粹主义与自由放任的 经济模式。信条中的"自由"是指那种不受政府干预的消极自由;"平等"并不是指当代左翼主张的结果平 等,而是强调个人机会与尊严的平等。 进入现代社会后,欧洲的封建体制虽然分崩离析,但重视社会等级的文化特征仍然留存下来,欧洲人因 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李普塞特指出,欧洲各国的左右翼政党为了解决中下阶层的社会问题,都乐于 采取福利制度、公共住房和医疗保障等国家 ...
李在明来了,他会是“韩国特朗普”吗
中国青年报· 2025-06-13 16:30
作者 朱亦凡 韩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迎面走来的是前城南市市长、前京畿道知事、韩国国会仁川市桂阳乙区前议 员、新一任韩国总统李在明。从李市长、李知事、李议员、李代表、李候选人到李总统,李在明近20年 的从政生涯已进入全新的阶段。 有时他被亲切地称为"龙猫",有时他被嘲讽为"老鼠"。与前辈卢武铉、文在寅相比,李在明身上多了一 些果决。许多人爱他,也有许多人恨他。 李在明是"韩国特朗普"吗 自从非传统政客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以来,许多国家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有"荷兰特朗普"之称的荷兰自 由党党首维尔德斯留了类似特朗普的发型。6月3日,因限制移民计划未在内阁通过,维尔德斯宣布将带 领席位最多的自由党退出执政联盟,此举有可能导致政府垮台、重新大选。6月2日当选波兰总统的纳夫 罗茨基不仅有"特朗普"式的政见、大力抨击欧盟,还得到了特朗普本人的支持,曾到访白宫与特朗普合 影。 由于韩国法院驳回了司法部提交的李在明逮捕令申请,李在明逃过一劫,遂着手打压共同民主党内的亲 文派。到了2024年总选前夕,"非明派"基本已边缘化或被迫出走。 2024年1月,李洛渊召开记者会表示:"我决定离开24年患难与共的共同民主党,开启新征程,在新的 ...
来自历史深处的MAGA人群
虎嗅APP· 2025-06-10 21:43
以下文章来源于文化纵横 ,作者牛可 文化纵横 . 倡导文化重建,共同思想未来,发掘不一样的深度阅读。 当地时间6日、7日,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联邦机构在加州洛杉矶、纽约曼哈顿等地针对非法移 民展开执法行动,引发了大量街头对峙和冲突。面对骚乱,特朗普7日下令向洛杉矶部署国民警卫 队,称要"解放洛杉矶"。有分析指出,近日美国在移民问题上的高压政策并非偶然,而是特朗普稳住 选民基本盘、兑现竞选承诺的必然结果。那么,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MAGA群体对移民问题存在何 种倾向? 本文指出,这类由工人、农民和小城镇居民构成的群体,因经济竞争和文化焦虑孕育出对移民和外来 影响的持久敌意。在对外政策上,MAGA群体往往基于朴素的现实主义思维,奉行孤立主义。二战 后,这种草根美国人脑中根深蒂固的、直觉式的、情感性的孤立主义被自由国际主义议程所掩盖。然 而孤立主义没有消失,在产业-社会结构不可逆的历史变迁之下,它随特朗普的出现重新抬头。与此 同时,在对外政策上曾排斥基层民众的精英政治已演变为党派化的民粹政治,白人孤立主义的基因得 以从历史深处走向政治前台。 作者指出,特朗普的上台不是对历史常态的一次偏离,支持特朗普上台的MAGA群 ...
专家分析美抓捕非法移民致冲突:可视为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3:10
当地时间6月9日,上千名示威者继续在洛杉矶市中心联邦机构建筑区聚集,抗议特朗普政府大肆抓捕非 法移民和调遣国民警卫队进驻洛杉矶地区。同日,有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向南都记者表示,特朗普实施这 些极端的针对非法移民手段的根本原因在于,特朗普背后MAGA(即Make Ameria Great Agian,让美国 再次伟大)的力量。特朗普现在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作他在兑现当时的竞选承诺。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太和智库研究员陈征向南都记者分析,自今年初,美 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就开始发动一项名为"安全守护行动"(Operation Safeguard)的驱逐计划, 目标是针对无证移民进行逮捕与遣返。 3月开始,ICE不断扩大逮捕范围,除有犯罪记录者外,持有工卡、等待上庭的无证移民也成为目标, 导致无犯罪记录者被逮捕量激增。与此同时,美国用飞机强制向拉美国家遣返非法移民,给移民戴上手 铐脚镣,招致国际社会谴责。 近日,特朗普政府还全面暂停12个国家的公民以移民和非移民身份进入美国,这些国家分别是阿富汗、 缅甸、乍得、刚果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海地、伊朗、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和也门 ...
无法终结的关税
虎嗅· 2025-06-10 10:01
每当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时,其国内容易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分歧: 一种是将危机归结为阶级压迫,要求政府介入掌控经济,重新分配财富,偏向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 另一种是将危机解释为国际或种族矛盾,是外国或国内某个特定群体导致了现状,进而激发(一部分人的)民族主义 情绪。 特朗普显然采取了后一种叙事。 你们为什么失业、收入下降?因为那些贸易顺差国和外来移民抢走了你们的工作。 谁导致了这一切?那群支持"不平等贸易"的民主党政客。 凭借这种简单粗暴且有煽动性的逻辑,特朗普在2016年和2024年大选中横扫了铁锈州,创造了一幕工人齐刷刷投票给 资本家的奇幻画面。 民主党精英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群铁锈区的落魄选民竟齐刷刷投票给一个高呼减少福利、停止向富人征 税、靠房地产和选美比赛发达的大资本家,难道他们都疯了吗?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进口国,约三成依赖进口,大部分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韩国。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曾对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铝征收10%的关税,不过当时对一些"友好国家"做了豁免,因此效 果不明显。 第二任期回归以来,特朗普迅速对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 正当加拿大和墨西哥思考如何消化这部分关 ...
特朗普“死磕”哈佛,美国精英教育陷入“至暗时刻”?
搜狐财经· 2025-06-09 09:31
近期,哈佛大学因一系列争议事件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涉及政治博弈、文化冲突与教育理念的激烈碰撞。这些事件反映出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并揭 示出该国在转型期面临的复杂局面。 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的冲突,实质上是一场关于教育自治权与政府监管边界的较量。冲突起源于去年高校内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引发的反犹太争 议,及长期以来围绕种族因素在大学招生政策中的争论。特朗普政府以"保护犹太裔学生权益"及"维护教育公平"为名,对哈佛发起了一系列施压措施,包 括冻结联邦资金、要求整改招生程序和提供国际学生违规信息等。 在这场博弈中,哈佛选择公开反击,将政府的信件与回应整理成超过70页的公开文件,强调学术自由与机构自主。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则以强硬的"非 黑即白"姿态,对不服从的高校施加经济制裁,甚至威胁取消国际学生的招生资格。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治理风格,与哈佛所代表的精英教育体 系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学校选择妥协,暂时平息了争议,凸显了美国高校在政治压力下的不 同应对策略。 尽管特朗普政府的举措在短期内引发了广泛舆论震动,但在执行层面却面临多重困难。例如,要求哈佛提 ...
不给特朗普留一点面子!马斯克语3句话暴露真相,引全世界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6-07 18:01
马斯克(资料图) 而且面对马斯克的批评,白宫选择了嘴硬到底。新闻秘书莱维特,以及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罗素 ·沃特明确表示,马斯克的言论并不会动摇特朗普对这项法案的支持。他们坚持认为此法案不会增加赤 字,也不会损害国家的债务结构。然而事实是,这项改革最终可能导致,联邦预算赤字飙升至2.5万亿 美元,为美国公民增添沉重的债务负担。从"改革旗手"到"批判斗士",马斯克与白宫的蜜月期戛然而 止,却也揭示了美国官僚体系的顽固性。 据环球时报报道,经白宫证实,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已在近日晚开始办理离职,整个流程快 速且毫无仪式感。此外,由于从政之路导致其名下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日前已有投资人向特斯拉董事会 告状,要求这位三心二意的首席执行官今后必须保证全职坐班。报道称,一名白宫官员对媒体表示,马 斯克的离职手续将办理。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的离开非常迅速且没有任何欢送仪式,临行前甚至未 能与特朗普进行一番交谈。 其实,当马斯克伤害到美国背后资本和传统政治势力利益的时候,搞他就已经成了必然,因为他们不可 能允许马斯克真的彻底解构他们的政治架构和现实利益。更何况,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实在是不讨好, 特斯拉的企业品牌 ...
哈佛“封杀令”背后:当教育沦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经济观察网· 2025-06-05 06:36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暂停哈佛大学招收新的国际学生的资格,撤销哈佛大学"学生和 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并要求已经入学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留在美国的合法 身份。这一"封杀令"引发全球广泛关注,让万千国际学生的求学之路蒙上阴影。 SEVP作为美国高校招收国际学生的准入门槛,其认证直接决定学校能否为留学生提供I-20表格、申请F- 1签证。此次撤销认证后,哈佛2025—2026学年将彻底关门谢客,不再接收任何持F/J类签证的外籍学 生。更严峻的是,现有留学生若未在规定时间内转学至其他认证院校,合法身份将立即失效。 为什么会出台这样的政策?一切要从特朗普这个人说起。 历史动力学开创者彼得·图尔钦在《危局:精英、反精英与社会解体之路》中这样描述:唐纳德·特朗普 是一位不可能成为总统的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任何从政经历就登上总统宝座的人。2014 年,没有人(或许甚至包括特朗普自己)能想到他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统治者。 特朗普就像一艘在海啸中被裹挟至风口浪尖的小船。两股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即精英生产过剩和民众贫 困化,带领美国进入特朗普执政的时代,并将其推向崩溃的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