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隆洼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西辽河考古揭示中华文明早期起源
人民日报· 2025-09-27 07:31
西辽河是辽河的源头之一,上游的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两大支流,汇合后形成了西辽河干流。这种地理 特征促进了该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考古发现的丰富的史前遗址和重要文物,证明了该地区在中华文明 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距今8000年前,西辽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龙的形象和成熟的玉器,这表明当 时已经进入文明起步阶段。 中国百年考古实证,中华大地已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 源工程的成果表明:在中华文明"满天星斗""重瓣花朵式向心结构"形成的早期阶段,西辽河流域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西辽河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自早到晚有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富河文 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兴隆洼文化以林西县白音长汗和敖汉旗兴隆洼、兴隆沟第一地点等遗址为 代表,存续时间较长,以辽西地区为中心。兴隆洼文化以原始农业、用玉习俗、猪首龙形态等三方面文 化因素的出现,确立了在西辽河地区的主导地位。经全面揭露的兴隆洼遗址,为一处有围沟环绕的原始 聚落,清理房址180余座,有"华夏第一村"之美誉。 经正式发掘的红山文化聚落,主要有东山嘴、牛河梁等遗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辽宁喀左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