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视觉加AI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天大博士团队破局全向空间通用机器人感知技术,「环视智能」一年完成两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11-19 08:27
公司概况与融资进展 - 成都环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成立,聚焦机器人感知领域,专注于具身智能视觉加AI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的标准产品化 [4] - 公司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且今年已完成两轮融资,本轮由舜远资本投资,帕累托森林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4] - 融资资金将用于推进核心产品量产、细分行业定制方案开发、通用世界模型平台搭建及市场与生产体系完善 [4] 团队与技术背景 - 核心成员均来自天津大学,以博士为骨干,创始人孙航曾在机器人与军工领域担任技术负责人、首席架构师,主导过无人机环境感知、智能控制及集群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 [4][5] - 团队囊括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博士后研究员及多名国内外名校的资深技术产品人才,形成完整的技术研发、产品转化、商业落地能力闭环 [5] 产品与技术方案 - 公司推出直径仅10厘米的全向3D立体视觉感知标准模组,以四颗200°广角摄像头构建800°无死角视野,解决弱纹理场景下的感知盲区问题 [5] - 模组搭载全球独创的"多目融合+硬件加速"技术架构,内置自研硬件3D空间计算引擎,可在边缘端完成全局3D信息输出、语义理解与意图预测,延迟控制在30毫秒以内,功耗不足5W [6] - 团队首创2D-3D数据转化技术与无监督空间学习框架,无需海量人工标注数据即可让机器人实现自主学习进化,大幅降低研发成本与迭代周期 [6] - 终端量产售价预计在1000-2000元区间,仅为传统方案的十分之一 [7] 市场应用与营收构成 - 产品已成功适配无人机避障导航、清洁机器人环境感知、高校科研项目等多个场景,获得企业及多所高校的小批量订单 [7] - 高校科研与无人机场景各占营收的35%,其他场景贡献30%营收 [7] 行业痛点与竞争壁垒 - 传统激光雷达信息密度低、无法区分物体材质与颜色,成本居高不下;深度相机视野狭窄、算力需求惊人;纯视觉方案受限于算力、功耗与数据标注压力 [5] - 公司从机器人通用化需求出发,将感知能力从"数据采集"升级为"空间智能",解决了视野、算力、成本的核心痛点,并为后续环境建模、情景理解、任务规划提供底层支撑,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量产与市场拓展,重点优化极端场景适配能力与成本控制水平 [8] - 将搭建通用视觉计算平台,加速自学习进化的通用世界模型建设,实现场景、技术、接口、用户界面的通用化,构建"模组 + 平台 + 生态"的完整商业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