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求
icon
搜索文档
王阳明一句话,几乎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洞见· 2025-10-29 20:3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CC 来源:每晚一卷书 (ID: JYXZ89896)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作家度阴山在谈王阳明思想时,说到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先叩问本心:'我的良知如何指引?'" 这句话,其实就是对王阳明"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思想的最直白的诠释。 在王阳明看来: 人世间的一切难题,都可以通过内求解决。 当外界不可控时,内求可以减少我们的无力感; 当世事纷繁复杂时,内求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心的方向。 只要不断向内求索、向内生长,就能破除一切焦虑和迷茫。 内求,是破除迷茫的利刃。 人生路远,各有迷途。 活着的各个阶段,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迷茫无措的时候。 01 有人为了工作而内耗,有人为了家庭而烦恼,有人为了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迷茫…… 可是,这些想不通、看不透的问题,其实只要通过内求,都可以被轻松解决。 王阳明在未内观之前,也曾迷茫、失落,不知何去何从过。 他一心想成为圣贤,却始 ...
内求与从容(金台随感)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41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2日 20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思念及此,我不由得心中大惭,一直以来,虽不至于戚戚于贫贱,但偶尔还是会汲汲于功名。想着圣人 之言,遂"患所以立""求为可知",奋发向上,孜孜以求,岂知终究还是不能挣脱藩篱。今闻谢显道之 言,始知人的境界真的有天壤之别。 好在《中庸》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道与道高者之差距,至少有了追赶的 目标。反正一生都在修行,无非是时间长点,用力深点,在力行体悟的过程中,也许自有一份从容暗 生。 《论语》有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无须担心没有职位,就怕 没有当得起那个职位的能力。不怕没人知道自己,就怕没有足资成名的才华。这是一种君子之忧,总害 怕德不配其位,名不副其实。所以位在君子眼中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名不是最心系的,才华才 是。现在有些人唯忧争不到位,哪管自己有没有那个德行和能力,生怕自己成不了名,才不管才华和学 问是不是出众。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一些人只想成为网红明星,恨不得一夜暴得大名,却又绝不"求为 可知也"。 于是有了各种别出心裁,各种"兴妖作祟",乃至丑不惊人死不休 ...
王阳明一句话,几乎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
洞见· 2025-06-04 03:55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思想围绕王阳明的"内求"哲学展开 强调通过内在探索解决人生难题 [5] - 提出内求是破除迷茫的关键 能帮助个体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心性稳定 [6][7] - 认为认知觉醒始于向内审视 通过内求可提升应对困境的能力 [10][11] - 主张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存在于更高层次的自我认知中 需通过内求达成 [14] 内求的价值 - 当外界不可控时 内求能有效减少无力感 增强自我掌控力 [5] - 在物欲干扰的时代 内求帮助个体坚定心性 避免浑噩状态 [7] - 通过事上磨炼 内求使人达到"静亦定 动亦定"的境界 从容应对挑战 [17] 实践案例 - 王阳明通过内省突破圣贤之道迷茫 最终高中进士步入仕途 [7] - 被贬龙场期间 通过本心觉醒参透"心即理" 克服生存危机 [11] - 宁王之乱后 以让功辞官展现内求修为 将遭遇视为心性磨砺 [15][16] - 临终前以"此心光明"总结一生 体现内求达到的最高境界 [23] 方法论 - 遇到困境时应先叩问良知指引 遵循"吾性自足"原则 [5] - 认知提升路径:内省→觉醒→事上磨炼→抵达光明之境 [11][17][23] - 将外在风暴转化为内在观察 通过改变心理模式扭转局面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