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失衡

搜索文档
“吃不起的黄金”,日本人抢疯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13 22:28
日本大米市场现状 - 2025年日本大米价格飙升近一倍,4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同比上涨98 4% [4] - 5公斤大米平均售价达4223日元(约210元人民币),同比涨幅97 7%,虽环比小幅下降但仍处高位 [4] - 中国同等价格可购买50公斤大米,凸显日本米价畸高 [5] - 民众抢购政府储备米,240袋米在超市开门后瞬间售罄 [11] - 家庭用餐精确到克计量,茨城县发生14起大米盗窃案,总量达4 5吨 [15][16] 供需失衡根源 - 长期农业政策组合拳导致供给弹性丧失:对外维持227%高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对内实施减产政策使水稻种植面积从200万公顷缩减至134 4万公顷 [16][17] - 稻谷总产量从1200万吨峰值下滑至716 5万吨,降幅超40%,极端天气加剧减产 [17] - 旅游业复苏推高需求,2024年餐饮业大米消耗激增,供需缺口扩大 [18]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 - 日本政府四次释放41万吨储备米,创1995年以来纪录,但仅7%流入零售市场 [18] - 农协垄断95%储备米流通渠道,通过竞拍体系控制终端定价权,导致调控失效 [19] - 经济学家批评制度设计缺陷,称政策执行存在"闹剧式失灵" [19] 政策调整与新举措 - 小泉进次郎推出三管齐下策略:设定2000日元/5公斤的降价目标、追加释放储备、绕开农协采用自由合同销售 [20][21] - 30家企业通过自由合同申请15万吨储备米,预计6月初投放零售市场 [21] - 农户指出储备米仅能维持1个月消费,属应急措施而非根本解决方案 [24] 行业影响与长期挑战 - 大米从主食变为"奢侈品",折射农业政策与全球化脱节 [24] - 水稻种植面积持续萎缩,成本上涨压力传导至终端价格 [25] - 需平衡农业保护与市场开放,重构产业链弹性以应对气候与需求波动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