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机装备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专用小型收获机械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19
行业技术发展 - 南京农机化所研发团队成功开发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履带式蚕豆联合收割机 每小时收获效率达6-7亩 每亩节约成本约300元[1] - 收割机采用仿形割台和宽轨距底盘设计 适应不同籽粒大小豆类收获和坡地作业 独创负压清选及全风力输送技术显著提升籽粒品相[2] -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机多用 更换零部件后可兼收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 已在甘肃河北青海重庆新疆等地开展大规模示范[2]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农业农村部联合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启动丘陵农机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研发专项 建设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3] - 分区域分作物打造400个农机创新产品熟化应用试验场 持续解决无机可用和无好机用难题[3] - 国内90多家科教单位制造企业推广机构协同推进丘陵农机研发与产业化 聚焦6大类60余种机具[4] 产品创新与应用推广 - 成功研发推广新能源稻麦收获机大豆低损收获机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胡萝卜联合收获机等10余种小型专用农机[4] - 新型农机已在10余个省区市推广应用 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万亩[4] - 纯电动甘蓝联合智能收运一体机采用全自主研发国产零部件 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具备自主采收和路径规划功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大规模示范[3] 制度优化与标准建设 - 农业农村部等5部门在部分先导区和试点省份开展鉴定机制创新 加快短板创新机具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4] - 新制修订15项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 覆盖自走式油茶果采收机大蒜分瓣机辣椒除柄机等多种设备 支持优机优补和有进有出机制[4]
麦浪伴青春——农田里的青年“发明家”
新华社· 2025-05-04 14:58
文章核心观点 戴飞及其团队研发农机装备助力农业发展,甘肃实施人才赋能工程推动产业升级 [1][3] 戴飞及其团队研发成果 - 戴飞与研究团队联合企业研发出国内首台胡麻联合收割机、国内首台丘陵山地藜麦联合收割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走式青稞联合收获打捆一体机 [1] - 参加工作以来,戴飞参与研发的12种农机装备已过批量化生产 [1] 研发过程与理念 - 农机装备研发要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具体使用情况不断打磨、调整设计参数,田里时间占六成 [2] - 研发胡麻联合收割机需大量数据完善产品设计,因胡麻茎秆粗,普通收割机易缠绕 [2] 团队情况 - 戴飞研究团队共13人,其中11名是“85后”青年 [2] 甘肃人才政策 - 甘肃深入实施人才赋能工程,每年选派300余名青年人才到产业一线培养锻炼 [3] 戴飞研究方向与期望 - 戴飞主要研究“西北旱区膜土-机器-作物互作系统机理与机构”“西北小差异混杂特色经济作物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向,希望研究成果让家乡麦浪更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