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块+消费场景
icon
搜索文档
高价冰块卖断货,农夫山泉抢了谁的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6-26 22:01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农夫山泉在山姆会员商店推出2kg规格"纯透食用冰",售价22 8元,引发社交平台热议并出现抢购缺货现象[1] - 同等规格下,食用冰价格是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4倍多(550ml天然水1 42元/瓶)[1] - 与竞品相比价格偏高:小象食用冰800g售价6 45元/袋,好淼食用冰500g售价4 9元/袋[1] - 产品强调"千岛湖天然水源"和"24-32小时超低速冻结工艺",宣称融化速度比流水冰工艺降低20%[3] - 山姆App显示产品已获180条评价,覆盖四川、安徽、福建、广东等多地消费者[3] 行业竞争格局 - 食用冰行业尚未出现头部品牌,现有品牌如冰力达、冰极限等多集中在便利店渠道[4] - 冰力达采用UV杀菌、多介质过滤等工艺处理水源,运输需预冷至-10℃以下[4] - 新茶饮品牌加入竞争:蜜雪冰城推1元冰杯,古茗2023年跟进同类产品[5] - 冰杯市场呈现分化:纯水冰杯售价2-4元/杯,风味冰杯(青提/茉莉等)售价4 5-10元/杯[5] 产品战略与消费趋势 - 公司通过山姆渠道瞄准高端客群,产品配图展示与炭仌咖啡、17 5°橙汁的搭配场景[5] - 奥纬咨询预测2024-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渠道增速达39%,2026年市场规模或突破630亿元[6] - 冰杯品类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48杯[6] - 专家分析高价策略旨在匹配品牌定位,借助山姆渠道提升高端市场渗透率[6] 生产成本与技术壁垒 - 千岛湖水源开采净化成本高于普通水源,超低速缓冻技术设备能耗成本高[4] - 包装需保证密封安全,运输需全程冷链,仓储有特殊温控要求[4] - 行业标准显示食用冰生产需经灭菌、注模、冻结等工艺,原料需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7] 食品安全与监管现状 - 现行国标GB 2759-2015仅适用于预包装冷冻饮品,现制冰缺乏强制标准[7] - 第三方测试显示11/13饮品店冰块菌落总数超标(最高190倍),4家大肠菌群超标(最高38倍)[8]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食用冰投诉达2309条,包括蜜雪冰城等品牌异物问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