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冰杯

搜索文档
22.8 元冰袋上架山姆,冰块生意有这么赚钱吗? |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7-08 16:39
食用冰块市场概况 - 农夫山泉推出2千克袋装冰块定价22.8元,160克冰杯售价4.4元,远高于500ml瓶装水2元的价格,引发消费者讨论[1] - 食用冰块市场分为工业冰块和食用冰块两类,本文聚焦直接入口的食用冰块细分市场[1] - 日本和韩国市场已成熟,冰杯销量超过瓶装水,中国自2019年引入后连续两年增速超300%[2] - 盒马、罗森、蜜雪冰城等渠道商和茶饮品牌纷纷入局,农夫山泉等饮料巨头提升行业关注度[2] 消费趋势与驱动因素 - 00后和95后占冰杯消费群体的70%,外卖冰杯销量同比增长350%[4] - 消费者最看重"融化得慢"特性,商业制冰技术使融化速度比家用冰块降低20%[4] - 70%便利店冰杯消费者用于DIY自制饮品,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6] - 农夫山泉通过"冰杯+饮料"搭售策略(加1元得冰杯)带动核心饮料销量[6] 商业模式与成本结构 - 原材料水成本极低,主要成本来自外包装和冷链运输[7] - 冰杯需承受-18℃冷冻12个月不破裂,农夫山泉袋装冰块降低包装成本[7] - 冷链运输成本是常温的3-4倍,公司凭借NFC果汁冷链经验可复制物流体系[7] - 规模效应使农夫山泉在微利业务中仍能获得高于小公司的利润空间[7] 农夫山泉的竞争优势 - "大自然的搬运工"品牌形象顺利迁移至冰块产品,强调千岛湖水源优势[8] - 全国完善的销售渠道体系助力新产品快速上市和铺货[8] - 产品矩阵协同效应明显,冰块业务可带动饮用水、茶饮料等核心品类销售[6][8] 行业挑战与风险 - 国内缺乏食用冰强制性国家标准,企业仅采用推荐性行业标准[9] - "冰块刺客"现象引发讨论,消费者教育仍需时间[9] - 产品高度标准化,利润空间有限(单个冰杯经销商利润不足1元)[9] - 行业风口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9]
山姆卖22.8元一袋农夫山泉冰块成今夏头号价格刺客,“艾莎公主亲自给我冻吗?”
36氪· 2025-07-08 15:36
食用冰产品定价分析 - 农夫山泉2kg袋装冰售价22.8元,相当于500ml矿泉水冻冰后价格涨至5.7元/瓶 [1] - 711、罗森便利店冰杯价格区间为3.5-10+元/杯 [3] - 特殊形状冰球售价8元起,比普通冰溢价60%-100% [6] - 盒马750g袋装冰售价6.5元,较便利店冰杯便宜30%+ [10] - 蜜雪冰城1元冰杯因疯抢导致断货,单日即下架 [10] 产品结构与成本构成 - 农夫山泉冰产品宣称采用千岛湖水源+超低速缓冻工艺,官方称融化速度降低20% [3][13] - 商业制冰需-8至-10℃冷冻48-72小时,比家用制冰时间长3-6倍 [17] - 冰杯包材需抗冻材质,仓储运输成本占比超50% [17] - 矿泉水成本中塑料瓶占60%,水处理成本仅0.03元 [3] 市场动态与消费趋势 - 冰力达公司冰杯年销量从2022年前100-200万杯暴增至2023年5000万杯 [12] - 古茗1元冰水可搭配5元浓缩咖啡制成低价冰美式 [12] - 北极冰公司格陵兰冰山冰6块装售价100美元,迪拜餐厅单杯鸡尾酒用冰成本48美元 [17] - 柠檬芭乐果泥冰杯售价9.9元/128g,价格与咖啡持平 [10] 产品创新方向 - 特殊形状冰球满足威士忌消费场景需求 [6] - 果味冰杯通过添加风味实现价格提升 [10] - 营养成分标注强化0糖0脂0卡健康属性 [6] - 礼品化包装(如北极冰公司配钳子+三角盒)创造溢价空间 [17]
卖冰大火,农夫山泉们的“搭子”生意
经济观察网· 2025-06-28 11:47
行业动态 - 农夫山泉推出2千克袋装冰块新品 售价22.8元 选用千岛湖水源 采用低速缓冻工艺 具有持久耐融特点 [2] - 盒马2021年首次上线冰杯商品 2024年6月以来冰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 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达300% [3] - 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 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 头部企业纷纷入局 包括农夫山泉 伊利 蒙牛 盒马 罗森 便利蜂等 [3][4] - 蜜雪冰城延续1元1个冰杯售卖模式 冰杯被称为饮品万能"搭子" 具有便捷性强 可塑性高 干净卫生等特点 [3][6] 市场格局 - 当前食用冰市场主要玩家包括老牌食用冰生产企业 商超便利店 食品饮料企业和新茶饮企业 [6] - 老牌企业如晓德食品 冰力达拥有全链条生产能力 商超多采用代工模式 部分便利店自行生产 [6] - 食品饮料企业如农夫山泉 伊利 蒙牛采取自产与代工结合方式 新茶饮企业多在门店现场制作 [6] - 冰勋制冷食用冰生产设备销量近两年增长2-3倍 需求来自老冰厂 零售渠道 跨界企业和中间商 [5] 成本分析 - 冰杯平均售价从2024年3-4.5元降至2024年2.5元 考验商家盈利能力 [7] - 工厂制冰4吨自来水仅能产出1吨冰 采用过滤水和缓冻工艺 成本高于家用制冰 [8] - 冰杯成本大头为包材和冷链 占总成本50%以上 杯子需使用抗冻材质 [8] - 冰马仕预计2024年销售额从2300万元翻番至5000万元 但每杯利润仅约0.1元 [7][9] 渠道与运输 - 农夫山泉食用冰已上线全国14个城市便利店渠道 与饮料形成共生场景 [11] - 冰杯主要消费市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 销售期8-10个月 北方仅6个月 [9] - 运输半径需控制在350公里内 超过400公里冷链成本大幅上升 [9] - 晓德食品仓储和冷链运输费用是常温运输3-4倍 江浙沪运输成本0.2元/杯 北京0.3-0.4元/杯 [9] 市场前景 - 盒马咖啡冰杯销量同比增长60% 冰杯外卖量同比激增350% [12] - 食用冰消费习惯从日韩传导至中国 正从一二线辐射下沉市场 可能拓展至俄罗斯 沙特等国家 [13] - 天眼查显示553家制冰企业中179家成立于2019年后 市场将面临洗牌 [14] - 企业纷纷应对淡旺季挑战 罗森计划扩大冰杯SKU 叮咚买菜开发独家玫瑰冰杯和冬季冰球 [14]
高价冰块卖断货,农夫山泉抢了谁的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6-26 22:01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农夫山泉在山姆会员商店推出2kg规格"纯透食用冰",售价22 8元,引发社交平台热议并出现抢购缺货现象[1] - 同等规格下,食用冰价格是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4倍多(550ml天然水1 42元/瓶)[1] - 与竞品相比价格偏高:小象食用冰800g售价6 45元/袋,好淼食用冰500g售价4 9元/袋[1] - 产品强调"千岛湖天然水源"和"24-32小时超低速冻结工艺",宣称融化速度比流水冰工艺降低20%[3] - 山姆App显示产品已获180条评价,覆盖四川、安徽、福建、广东等多地消费者[3] 行业竞争格局 - 食用冰行业尚未出现头部品牌,现有品牌如冰力达、冰极限等多集中在便利店渠道[4] - 冰力达采用UV杀菌、多介质过滤等工艺处理水源,运输需预冷至-10℃以下[4] - 新茶饮品牌加入竞争:蜜雪冰城推1元冰杯,古茗2023年跟进同类产品[5] - 冰杯市场呈现分化:纯水冰杯售价2-4元/杯,风味冰杯(青提/茉莉等)售价4 5-10元/杯[5] 产品战略与消费趋势 - 公司通过山姆渠道瞄准高端客群,产品配图展示与炭仌咖啡、17 5°橙汁的搭配场景[5] - 奥纬咨询预测2024-2026年冰品冰饮即时零售渠道增速达39%,2026年市场规模或突破630亿元[6] - 冰杯品类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48杯[6] - 专家分析高价策略旨在匹配品牌定位,借助山姆渠道提升高端市场渗透率[6] 生产成本与技术壁垒 - 千岛湖水源开采净化成本高于普通水源,超低速缓冻技术设备能耗成本高[4] - 包装需保证密封安全,运输需全程冷链,仓储有特殊温控要求[4] - 行业标准显示食用冰生产需经灭菌、注模、冻结等工艺,原料需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7] 食品安全与监管现状 - 现行国标GB 2759-2015仅适用于预包装冷冻饮品,现制冰缺乏强制标准[7] - 第三方测试显示11/13饮品店冰块菌落总数超标(最高190倍),4家大肠菌群超标(最高38倍)[8]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食用冰投诉达2309条,包括蜜雪冰城等品牌异物问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