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筑底企稳
icon
搜索文档
中小银行如何巩固净息差筑底企稳局面
金融时报· 2025-09-15 09:14
净息差分化趋势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出现分化 不同于去年全线收窄[1] - 西安银行净息差逆势上升49个基点至1.7% 主要因存款付息率大降及对公贷款收益率上行[1] - 民生银行净息差较年初微增0.01个百分点 负债成本改善推动指标企稳[1] 银行机构净息差表现 - 重庆银行净息差较年初提高0.04个百分点 重庆农商行下滑0.03个百分点[1] - 重庆银行通过资产负债协同效应 实现公营存款付息率下降27个基点 计息负债平均成本同比下降36个基点[1] - 齐鲁银行、青岛银行、无锡银行等净息差降幅趋缓 且不良率保持在合理水平[1] 净息差与资产质量关系 - 10家上市银行不良率高于本行净息差 出现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现象[1] - 零售业务不良率攀升给银行带来经营压力 但部分银行净息差降幅变缓显示行业处于筑底阶段[2] 净息差下行原因分析 - 全行业净息差普遍下滑始于2020年 国有大行服务下沉加剧中小银行竞争压力[3] - 中小银行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应对竞争 前期采取"以量补价"方式但效果减弱[3] - 中国人民银行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今年5月1年期和5年期LPR同步下行10个基点[3] 中小银行发展挑战 - 中小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低 依赖合理净息差支持盈利 难以通过规模增长实现效益[4] - 农村金融机构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降至25.86% 大型商业银行占比过半[5] - 国有大行与中小银行在客群类型、贷款额度和服务方式存在明显差别[5] 行业转型方向 - 银行业需要摒弃规模执念 从评价考核方式推动差异化竞争[5] - 中小银行需以非金融服务构建差异化"护城河"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建立定价能力[5][6] - 从服务前端建立全方位业务和客户质量管理体系 支撑合理净息差下的高质量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