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

搜索文档
英氏控股IPO前分红近亿:销售费用率36%高同行,研发费用率不足1%
搜狐财经· 2025-07-02 08:33
公司IPO及财务表现 - 英氏控股冲刺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西部证券 [2] - 2024年营收19.74亿元 同比增长12.29% 但归母净利润2.11亿元较2023年2.20亿元下滑 [2][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40亿元 同比增长12.29% 扣非净利润7889.23万元 同比增长4.73% [4]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55.18% 57.85% 57.46% 高于行业均值近15个百分点 [5] 业务结构及行业环境 - 婴幼儿辅食业务占比77.40% 卫生用品占比17.27% 儿童食品占比4.81% [4] - 婴幼儿辅食毛利率61.17% 卫生用品毛利率41.66% 与行业水平基本一致 [5] - 中国新生儿数量2022-2024年分别为956万 902万 954万 出生率从2016年13.57‰降至2023年6.39‰ [4] 分红及股权结构 - 2023-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6000万元 2025年4月再派发3400.08万元 [2][6][7] - 无控股股东 三位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52.02%股份 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至2027年 [8] 费用结构及募资用途 - 2024年销售费用7.21亿元 费用率36.53% 高于行业均值27.75% [9][10] - 平台推广费占销售费用41.60% 主要用于天猫 京东 抖音等电商推广 [9][10] - 研发费用率0.87% 远低于行业均值2.03% 2024年研发投入1714.83万元 [11] - 拟募资3.34亿元 其中9405.80万元用于品牌建设 7169.43万元用于创新中心建设 [9]
民办高校生存困境
投资界· 2025-06-29 15:26
以下文章来源于冰川思享号 ,作者职场黄皮书 冰川思享号 .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文凭的"卖方市场"。 文 | 任大刚 来源 | 冰川思享号 (ID: icereview) 看得出,在秋季招生即将展开时节,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是一所值得相关水平和兴趣的考 生关注报考的学校。尤其是,其招生简章显示:"学校学费为9 6 0 0 0元/生・学年(学校为 2 0 25级本科生提供四年等额奖学金)。" 与 双 一 流 、 985 和 211 大 学 的 学 费 相 比 , 每 年 96000 元 的 学 费 显 得 很 高 。 但 有 媒 体 解 读 说,提供"等额奖学金"相当于它的首届本科生免费入学。具体是否如此,最终解释权还 在学校。 不过不得不说,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的定价策略,尽显浙商的精明。 很高的学费价格,让人一惊,但细细一想,人家有底气办成高质量的教育,优质优价, 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而首届毕业生通过奖学金"免学费",一为争取生源,二算"开门 利是",三则为今后收取较高学费留下操作空间。一举数得,让人一惊一乍,一惊一喜, 人文情怀与商业谋略完美结合。 类似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这类民办"研究型"大学,目前只出现于闽浙 ...
大多民办高校,面临关门歇业?
虎嗅· 2025-06-25 12:31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概况 - 由宁波市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举办,省市共建且国家重点支持,定位为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2] - 自2020年筹建以来引进16名院士和52名国家级人才,联合上交大、中科大等名校培养243名博士生,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并获23.7亿元科研经费[3] - 学费定价96000元/年但为首届本科生提供四年等额奖学金,实际可能实现"零学费",策略结合优质教育定位与生源竞争需求[4][5] 民办研究型大学行业特点 - 当前民办研究型大学集中于闽浙两省(如福耀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学费与公办211/985院校相当或略低,体现差异化竞争策略[5] - 民办高校资金依赖学费收入,受就业率和生源(人口出生率)直接影响,市场敏感度高于公办院校[8] - 行业分化明显:部分民办高校因招生困难或资金断裂停办,而头部院校通过高投入和奖学金争夺优质生源[6][18] 高等教育行业趋势与挑战 - 2015-2024年高校招生规模从730万增至1068万,但对应出生人口(1997-2006年平均1800万/年)已降至2022年不足1000万,预计2040年高校生源将缩减至500-600万[8][10][13] - 文凭从稀缺资源变为大众消费品,就业率下行加剧"文凭过剩",尾部院校面临淘汰压力,头部院校文凭含金量亦受稀释[16][17] - 幼儿园至大学的教育链条已现收缩(幼儿园数量连续两年减少超万所),师范等专业就业冲击提前显现[12][17] 竞争策略与行业出路 - 高校需通过专业设置调整(匹配市场需求)和生源争夺(如奖学金政策)应对未来生源锐减[16][18] - 民办院校更需建立品牌差异化(如宁波东方理工的"免费+优质"模式),否则将因软硬件和生源不足被淘汰[18][19] - AI技术可能重塑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剧行业变革压力[17]
一句废话:人没有了,要房子干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23 10:47
中国楼市下跌原因分析 - 核心观点认为将楼市下跌归因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在方法论上不成立 [2] - 经济学更关注现实情况而非哲学假设 当前14亿人口背景下"人没了"的归谬无实际意义 [4] - 专家指出楼市根本问题在于居民收入与房价比过高 而非人口减少 [6] 中国住房需求现状 - 2024年中国城市人口9亿多 仍有5亿非城市人口待城市化 [6] - 按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计算潜在需求达200亿平方米 按美国标准则需300亿平方米 [6] - 中国20年以上老旧住房占比达三分之二 形成天量级潜在更新需求 [6] 收入与楼市关系 - 居民收入占比过低导致购房能力不足 与人口数量无直接关联 [8] - 以曹德旺为例 其在美国拥有6000平方米房产源于高收入而非生育能力 [8] - 人口增长若伴随低收入反而会加剧楼市困境 [8] 行业问题本质 - 楼市连续四年下跌需分析实际经济因素而非人口预期 [4] - 专家吴晓求指出中国楼市存在"令人发指"的基本事实 [4] - 当前矛盾在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真实需求与居民支付能力不匹配 [6][8]
幼儿园关停背后,他们如何求生?
虎嗅APP· 2025-06-21 22:29
以下文章来源于橡树实验室 ,作者橡树作者 橡树实验室 . 从教育,看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橡树实验室 ,作者:杜一兰,编辑:木木,原文标题:《幼儿园"关停潮"背 后,他们如何求生?》,题图来源:AI生成 寒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冲击幼儿园。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和2023年比,2024年全国减少了2.11万所幼儿园,是近年来幼儿园数量下滑最 剧烈的一年。 幼儿园关停潮背后,是出生率走低带来的行业震荡,生源萎缩直接导致幼儿园"无孩可招",民办幼儿 园更是首当其冲。 红星教育传媒·橡树实验室梳理发现,面对行业变局,幼教从业者正尝试多种突围路径:如投身直播、 电商等领域,有的则转型家政、育婴师,或者回归家庭或灵活就业。 部分幼儿园转向托育、养老行业,改造为社区托老所或普惠托育中心。 当"幼教黄金时代"落幕,如何求生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未来3年,行业或将继续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集中度将显著提升,具备差异化服务能力的机构有望 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对于从业者而言,主动适应变化或许比追问原因更为紧迫。 直播卖酒、改成养老院,多地幼 儿园花式转型"求生" "我不把债务带进坟墓的,请你相信我!" 面对上门追讨的债主,堪称 ...
东京都出生率再跌破1,高房租逼退育儿一代
日经中文网· 2025-06-05 15:58
东京都出生率与住房成本 - 东京都出生率再次跌破1 显示人口结构持续恶化[1] - 高房租成为抑制育儿意愿的关键因素 年轻家庭因居住成本被迫推迟生育计划[1] 城市发展与社会影响 - 住房政策与人口政策联动不足 未能有效缓解核心城市生育率下滑趋势[1] - 人口负增长压力向经济领域传导 长期将影响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市场结构[1]
英媒:千禧一代会养狗代替孩子吗?显然不会
环球时报· 2025-05-30 07:13
宠物与子女替代关系研究 - 16%的狗主人会自动将狗视为自己的孩子,但大多数情况下狗主人不会真正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宠物[1] - 研究表明狗和孩子是"彼此对立"的,养狗是相互驯化的关系,而孩子具有自我意识不能被驯化[1] - 宠物不能成为承载母子亲情的对象,与子女存在本质区别[1] 低生育率社会现象分析 - 低出生率现象引发是否用宠物替代子女的讨论,但研究显示这种替代关系并不成立[1] - 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可能需要提升公共服务和政府政策支持,而非陷入悲观情绪[1] 宠物养育特征 - 宠物在最初几年与幼儿有相似之处,如缺乏完全自主意识和探索行为[2] - 宠物主人与宠物的关系本质不同于亲子关系[1][2]
报道:韩国人结婚奖励超1000万韩元
快讯· 2025-05-26 15:42
为激发适婚人群的结婚热情,从而提高出生率,缓解人口老龄化,韩国政府想出多种办法。近日,韩国 不少地方政府就宣布,为新婚夫妇提供现金奖励。据《韩国时报》报道,韩国釜山市沙下区政府不久前 为年轻人举办了相亲活动,并承诺在该活动上相亲成功并最终结婚的年轻人,可以获得至多2000万韩元 (约合人民币10.5万元)的奖励。此外,当地政府还可以为新人报销1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万元)的约会 经费及蜜月旅行支出等费用。(央视财经) ...
结婚就发钱 韩国多地为新婚夫妇提供现金奖励
新华社· 2025-05-25 15:37
韩国地方政府结婚奖励政策 - 釜山市沙下区为相亲成功并结婚的年轻人提供最高2000万韩元奖励 并报销50万韩元约会经费 100万韩元订婚活动经费及1000万韩元蜜月旅行支出 [1] - 庆尚南道居昌郡居民结婚后可连续三年每年获得60万韩元奖励 河东郡将结婚奖励从500万韩元提高至600万韩元 [1] - 江原道 庆尚南道部分地区为新婚夫妇提供100万至200万韩元结婚补贴 [2] - 首尔计划从10月起为新婚夫妇一次性提供100万韩元"婚姻启动基金" 该市2023年总和生育率为0 58 为韩国最低 [3] - 京畿道计划从6月起为19至39岁新婚夫妇提供类似奖励 [4] 政策实施效果 - 庆尚南道晋州市2021年起发放50万韩元结婚补助金 但结婚率无显著变化 [5] - 全罗北道长水郡实施8年1000万韩元结婚奖励机制 仅2023和2024年结婚率短暂上升 总体呈下降趋势 [5] 专家观点与社会背景 - 专家认为仅靠现金激励不足 需创造工作与家庭平衡的社会环境并减轻民众负担 [6] - 韩国社会晚婚不婚现象增多 因就业形势严峻 房价高企及社会观念变化 生育率持续下降 [6]
生育补贴怎样做更有效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未提及公司,行业为生育补贴相关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生育政策演变**:自十八大以来,2013 年放开单独两孩政策,2016 年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 年放宽至三孩政策并首次提出配套支持措施[3] - **各地生育补贴政策特点**:倾向三孩,一孩、二孩、三孩补贴占比分别约 3%、30%、70%;总体补贴金额较低,三分之一地区 123 孩合计补贴占居民年度收入比例不足 20%;部分地方将生育补贴与购房券结合,如湖北天门市[6] - **生育补贴与经济激励结合效果**:湖北天门市结合现金和购房券高额补贴,提高出生率,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开发投资和销售均增长超六个百分点[7][8] - **各地生育补贴政策促进出生率差异**:天安政策效果显著,2024 年出生率改善明显;鄂州、青岛、义乌等地效果可能不及天安;攀枝花有阶段性效果;克拉玛依出生率数据优于全国;云南和宁夏出生率趋势较好;杭州和郑州产业发展提升出生率;大部分地区效果有限,黑龙江出生率仍较差[9] - **评估地方生育政策影响因素**:需考虑经济条件、住房价格、生育意愿、人口结构等,总和生育率更合适但数据缺失,如黑龙江因年轻人流出出生率差[10] - **地方政府生育补贴政策效果**:效果有限,多数地区出生率未显著改善,原因包括人口流出、财政压力大、对流动人口包容性不足[11] - **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生育政策挑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缺乏明确考核指标,部分实施细则未出台[12] - **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原因及政策匹配性**:主要由一孩出生率大幅下滑所致,现行政策主要针对三孩补贴与实际不符,应转向一孩家庭并加大补贴力度[2][13] - **优化生育支持体系措施**:重点转向一孩家庭,加大整体补贴力度,中央统筹全面覆盖式补贴,各地结合特色产业推出额外激励措施[14][15] - **国际经验中高额生育补贴与出生率关系**:存在一定正相关性,但东亚地区需综合治理社会结构性问题[16] - **东亚地区生育率低原因**:经济成本高、生育养育成本大、文化因素、制度不完善、移民少、女性婚后就业瓶颈等[17] - **补贴政策对东亚地区生育率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但因特殊因素需更大力度补贴,总体出生人口可能仍下降[18] - **未来几年东亚地区出生人口趋势**:持续下降,2030 年前速度较快,2042 年左右加速下行,长期母婴相关需求或受益[19] - **生育率与出生人口关系**:增加补贴可能提高平均生育率,但适龄妇女人数减少使总体出生人口面临压力[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1 年四川攀枝花率先响应,每月为二孩发放 500 元补贴直到孩子三岁;2022 年 7 月 17 个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各地跟进出台政策;2024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文件,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生育政策和育儿补贴作为重点工作,下半年预计密集出台细则[4][5] - 2023 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 28.2‰,一孩出生率为 13.4‰,二孩为 11‰,三孩为 3.9‰;2001 - 2023 年一孩出生率从 30‰降至 13.4‰[13] - 天门市 24 年财政投入占比约 2%,全国推广该比例每年投入约 2340 亿[15] - OECD 国家很多将家庭支持占 GDP 比例设定在 2.5%左右;日本自 2005 年以来 GDP 占比有所抬升并稳定维持[16] - 日本和韩国非婚生育比例为 2% - 3%,法国为 60%,德国为 35%,欧元区约为 40%[17] - 投资者应关注母婴相关需求领域,综合评估新生儿数量、适龄妇女人数及结婚人数等因素[21]